专业的心理服务
平台承诺 免费退改
中职学校,唯一带做过公开课的高一10名同学小组授课。几乎每次都有单独演奏教学。上学期初,1个学生中午有食堂兼职,我提前叫她弹完,再提前10分钟离开去兼职。之后,她学习态度很认真,对于练习很上心,也不去食堂兼职了。我看到她的变化,
逐渐,班长发现她得到特别对待,带另外双胞胎一起起哄,说她们弹完,会叫那个打饭学生来弹。实际上每个学生我都会叫到。
上学期,双胞胎是会问我能不能弹高级曲子。但逐渐变成我每次都弹,好像成了听她的指示。
基本我都会在下课前示范一遍,双胞胎摸到规律,上周课上,一个去说老师弹一遍吧,我就真的去弹,好像受到她的指示。
上周假期前的课上,学生临时换组,人多,纪律开始乱。我状态也不太好,没认出双胞胎。这周,双胞胎其中一个拿这个打趣,实际我认得对,她们开玩笑说我认得不对。
这周,我特别强调了班级纪律,班长好一点。
其中一个说那个学生坏。这回我没有忍,问怎么了?她说那个学生给她糖,结果是糖纸。其他有个学生说,那是创可贴,不是糖。
其他同学看在眼里,我都会照顾到每个学生。但班长会带头抢先。
下节课,我想再强调班风。也想到学生之前也很支持我的教学,第一批学生,也有感情。也注意方式方法
你好我是王兰华,从你的描述中,能感受到你对学生的用心——既想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殊情况,又在努力维护课堂秩序,还珍视和第一批学生的感情。这种既要公平又要温度的拉扯,其实正是教育中最动人的部分。
中职学生可能因长期被贴标签而自我设限,你的具体认可会让他们意识到「老师看到的不只是我的调皮,还有我的优点」,从而主动调整行为
中职教育的魅力,就在于在「规矩」和「温度」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这些学生或许习惯了用「起哄」「调侃」来获取关注,而你的耐心引导,正是在教会他们:「被看见」不一定要通过破坏,认真练习、互相支持同样能赢得尊重。
不必纠结「是否要严格强调班风」,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这个课堂是「我们一起建设的舞台」,而你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是陪他们成长的引路人。当他们从「想通过捣乱证明存在」,转变为「想通过进步获得认可」,认可学生的同时,也记得认可自己,你已经做的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