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热线 400-626-0852

EAP热线 0571-28089956

服务时间(早8:00~凌晨1:00)

初中,男,因自己的一些事,干扰了正常的学...

匿名  

学期初,我本以为我比别人勤,成绩就必定比同学高
但在后面的考试中,一次又一次被别人“吊着打”,
自己就感觉自卑,无力
渐渐发展为不断秀优越,在自负与自卑间反复横跳
后来又开始不断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与秀优越反复切换
现在课没法好好听,作业没法认真写,基本都在干这两件事,看起来忙了一天但效率极低,人际关系也受影响,有时候为了调节这两种行为有时候也心累,精力不足,记性也下降,成绩下滑,客观上,学业上的“被吊打”反而更严重了
有时不干这两种事,“痛苦”又占据大脑,如何坦然面对自己这“勤”又反倒不如的之事实呢

回答
最佳答案
乔国宇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乔国宇,很荣幸为你解答困惑。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自卑感源于人类对自身处境的不满足,是推动进步的原动力。当个体面对无力解决的问题时,会产生“自卑情结”,而健康的人会通过努力改善现状实现超越;病态者则陷入虚假补偿(如秀优越、贬低他人)。 自卑本身并非病态,逃避自卑的虚假优越感才是问题根源。”
你的情况是典型的“自卑情结”与“过度补偿”行为,核心在于错误的自我价值定位和对“优越感”的错误解读。
你的目标设定为“战胜他人”(虚假优越目标),而非“自我完善”(健康目标)。这导致目标永远无法真正达成(总有人更强),从而使你深陷持续的挫败感中。
由于这种持续的挫败感衍生的自卑情节难以承受,于是你会通过“秀优越”和“贬低他人”来制造虚假的优越感,暂时麻痹痛苦。这是心理的自我保护机制在起作用(过度补偿)。
而你内心不断地在“我不行”和“我比别人强”反复撕扯,耗尽了你的心理能量,使注意力无法聚焦在学习本身,降低了效率,阻碍了成长,同时习惯“秀优越”和“贬低他人”还会招致反感,进一步感到孤立无助,成绩的持续下滑使“我不行”的“证据”更多,加重自卑情节,也更依赖“虚假补偿”,形成死循环。
超越自卑之道:区分“他人课题”与“我的课题”:
同学的成绩、能力、看法是他们的课题,你无法控制,无需过度关注。
你的努力程度、学习方法、如何应对挫折、如何提升自我——这才是你的课题,是你真正可控的领域。
关键认知:你的价值不取决于是否“比别人强”,而在于你是一个不断追求成长、有勇气面对困境的独特个体。真正的优越感来自对自我的接纳与持续的自我超越,而非贬低他人。将精力从“比较游戏”转向“自我建设”,自卑的枷锁自会松动。
感谢你的信任,希望我的答复对你有帮助。如有问题欢迎随时私聊。

4个回答
江元艳心理咨询师

能感觉到你现在像被一团乱麻缠住了吧?明明攥着“勤能补拙”的信条往前冲,却发现跑道上总有人比自己快,那种“努力没被看见”的失落,像拳头砸在棉花上一样无力对不对?

就像我初中时拼了命刷题,结果同桌随便听听讲就考得更好,当时蹲在操场角落揪草叶,觉得自己像个用错力气的傻瓜。

你说“在自负和自卑间横跳”,似乎更像在用两种方式保护自己吧?秀优越时像竖起尖刺的刺猬,想让别人看不见你心里的慌张;贬低别人时又像躲进壳里,假装“不是我不够好,是他们没价值”。可这两种折腾都太耗力气了——就像背着石头跑步,越想证明“我能行”,反而被石头压得迈不开腿。

你知道吗?努力和回报有时候像不同步的钟表,你盯着秒针转了十圈,可能分针才动一小格。

但那些“被吊打的瞬间”,说不定藏着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呢?比如偷偷观察别人的学习节奏,或者发现自己死磕的方法其实绕了远路?

(轻轻问)如果暂时放下“必须比别人强”的念头,试着把对手当成“参考系”,会不会觉得呼吸都松快一点呀?

于阳心理咨询师

我理解你正陷入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认知行为模式中。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个循环:你持有"只要足够勤奋,成绩就必须比他人好"绝对化要求的核心信念,当现实与这个信念冲突时,产生了认知失调。为了缓解这种不适,你发展出了两种补偿行为,贬低他人和展示优越感,这虽然短期内缓解了焦虑,但长期却导致了三个层面的问题,情绪上在自负与自卑间摇摆,行为上影响了学习效率,认知上形成了消极的自动思维。

我建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首先,通过提问来检验"勤奋必然领先"这个核心信念的合理性,然后,建立行为实验,比如记录每天实际有效学习时间与学习策略。最后实施反应预防,当出现贬低他人冲动时,延迟5分钟再行动。用成长型思维替代固定型思维,关注知识掌握度而非排名。

王秀芳心理咨询师

你好。看了你的描述,感觉你真的不容易哦!一直在纠结,一直想通过成绩好被看见!
我有一个感受就是你不允许自己不好,必须是好的,所以在考试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下,就出现了行为的补偿,就是贬低他人。这个情况必然会影响人际关系,随后又影响你的情绪,以至于对学习也有影响。所以,你需要看到评价自己好与不好,除只通过这个单纯的学习成绩来评价,有失偏颇。作为一个人,全方位立体的评价人,因为除了成绩,还有其他很多方面比如人际关系、动作操作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再换个角度说,用好与不好去评价,也是一个非黑即白的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是有些分裂的。因为在好与不好中间有一些缓冲地带,既不能归为好,也不能归为坏。
希望我说的能对你有些启发和帮助。

王静怡心理咨询师

你提到了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情况,即在学习上的努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自信心的下降,并影响了你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效率。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你应对这种情况:
1. 接受现实:首先,你需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短板。你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表现出色,所以要学会接受这个事实。

2. 分析原因:考试不理想可能有很多原因,比如学习方法不对、时间管理不佳或者某个科目特别困难。找出原因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问题。

3. 寻求帮助:不要害怕向老师或其他同学求助。他们可以提供学习技巧、解释难点或者分享有效的学习资源。

4. 设定实际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不要设定过高的目标,以免给自己带来过多的压力

5. 培养韧性:韧性是指能够承受失败并从中吸取教训的能力。每一次的失败都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6. 专注于过程:将注意力集中在你每天的学习过程上,而不是仅仅关注结果。投入足够的时间和努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看到你的进步。

7. 练习自我肯定:每天花些时间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告诉自己你已经尽力了,并且正在逐步进步。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