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心理服务
平台承诺 免费退改
「还有一种更可怕的类型:公主病。到了这种程度,不再只是脆弱,而是变成了理所当然的特权。
这种女人认为自己无需努力就该得到一切。她们觉得爱、成功和幸福,就该像盘子里的菜一样,送到她们面前。
一旦生活不如意,她们就会暴跳如雷。当她们发现自己并非宇宙中心时,就觉得自己被全世界辜负了。
在这里,幼稚变得更具侵略性,更加自我中心。因为这位公主不仅拒绝成长,还要求整个世界向她臣服。
接下来是女巫,就是那种学会玩弄人心的女人的典型。
在这里,幼稚转化为力量。她利用诱惑、操控和混乱来逃避面对自己的不安。
她追求的不是爱,而是控制。
她享受看到他人落入她的陷阱,这是最危险的幼稚,因为它已不只是防御手段,更成了攻击利器。」
没有办法掌控,不完全,所以想控制。去思考一下自己为什么在爱的关系里要控制
公主有公主的生存法则,女巫有女巫的生存法则
公主似乎更想要依赖,索取
女巫似乎更想要控制周遭一切
公主以漂亮完美形象示人,女巫以邪恶力量示人
但公主也并非都完美,女巫也并非都邪恶
公主内心也有邪恶,女巫心中也有善良
一念公主,一念女巫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倾听师唐思遥。你分享的这段关于"公主病"和"女巫型"人格的描述非常深刻,我能感受到你对于这种不成熟心理模式可能带来的伤害有着敏锐的观察。这种分析背后,或许藏着你对健康人际关系的期待,或是某些让你感到疲惫的亲身经历?
你提到的这两种类型确实反映了某些人用扭曲的方式应对内心不安的现象。那些表现出"公主病"特质的人,内心可能住着一个从未被真正看见的小女孩,她用特权意识来掩盖深层的自我怀疑;而所谓"女巫型"的人,或许是在用操控来弥补早年经历中的失控感。当然,这绝不意味着她们的行为值得鼓励。
我特别欣赏你最后那句"最危险的幼稚",这个表述充满洞察力——当不成熟转化为攻击性时,确实会形成人际关系的恶性循环。不过请允许我为你补充一点希望:任何人都有可能觉醒并改变,虽然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自我觉察。
你愿意多说说是什么让你特别关注这类人格特质吗?是希望更好地保护自己,还是想帮助某个重要的人看到这些行为模式?无论哪种情况,你表现出来的反思能力都是突破这种困境的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