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心理服务
平台承诺 免费退改
你说,童年遭遇母亲与父亲的离婚,母亲从此对你不管不顾。但很幸运的是,家里的奶奶对你无微不至,姑姑也扮演着和母亲一样的角色,吃的喝的不比别人差。但是众多人的爱也只是像捐款一样;在你的心里,认为哪是别人分享一些爱给你罢了,那不是自己独享专属的爱,无法随时都可以无限享有,是吗?
你的惆怅,让人感到心疼。的确天下最无私的爱就是妈妈的爱。然而,当妈妈是一门学问,这个角色需要学习,需要有好的榜样可以模仿。爱是一个很主观的感觉。许多孩子在被妈妈严格管教时,心里充满埋怨愤怒,不认为妈妈是爱他们的。
你已经长大了,从奶奶、姑姑那里获得了许多的爱。体会过温暖包容的爱。好不好换个角度思考,你主动去接近妈妈,用你自在的方式陪伴她。观察她的喜好,也向她表达你的兴趣,喜好;约她一起旅游或是逛街,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借着一次次的相处,拉近母女的关系,慢慢引导妈妈知道如何按着你的期待,来表达她对你的爱。也借着靠近,理解一下妈妈的处境,或许过去的遗憾会从中获得答案;重要的是,你可以重新和妈妈连结,弥补心中对母爱的渴望。
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 许小玲。邀请你来私讯。
您好,我是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者马俊枝
不幸的你童年遭受到了父母的离婚,母亲在你最需要关爱的时候,对你不管不顾,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感受到母爱,幸运的你是奶奶和姑姑对你照顾有加,但是你觉得这些爱太少了,不能代替母亲的关爱,不过现在的你一路走来,但是还有些自卑。
在你的描述中,我看到了一个没有妈妈疼爱的孩子,在奶奶和姑姑的关心下仍然坚强的生活的孩子,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的时候为你打开一扇窗,虽然没有了母亲的关爱,但是奶奶和姑姑的爱让你也坚强的成长,在你的心目中虽然这些爱有点少,但是这股涓涓细流也能够浇灌内心干涸的心灵,你是幸运的有多少失去妈妈爱的孩子,又没有遇到这样好的奶奶和姑姑,有多少有妈妈的孩子,甚至过得还不如你,我们看待事务角度不同产生的心情也不同,你已经长大成人,原生家庭给你带来的伤害我们不能改变,但是我们能够改变自己接受这样的家庭,接受这样的现实,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如果你自己做不到可以找个咨询师来帮助你。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您好,我是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者赵冰洁。
在你的故事中,幸运的是虽然父母离异,但是仍有奶奶和姑姑疼爱自己。不幸的虽然有奶奶和姑姑疼爱自己,却仍是觉得孤独,觉得父母的位置是无法取代的,幸与不幸交织在一起,令你烦恼,对吗?
母亲对孩子的爱是亲密无间的,仿佛二人是共生的,而奶奶和姑姑的爱总会有一丝丝的疏离感,即使是批评责备都显得克制。孩子敏感的内心是能够察觉出来的,缺乏“共生感”会让孩子感到孤独,甚至感到自己如同自己的家庭一般“不完整”。这会让你承受比一般孩子更多的精神负担。
我认为更幸运的是,你有一双发现美好的眼睛,在艰难的生活中,你可以感受到他人的善意,可以看到生活中好的方面,可以专注于未来的幸福而努力。进化论认为,人类小朋友其实有很大的潜能,没有父母,我们还可以爱其他人、找到比父母更好的人生导师,我们可以非常的坚强,甚至在坚强中生发比别的小孩更优秀的品质。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信。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贾宁。
看到你的倾诉,你是一个不幸又幸运的女孩子,离异的家庭、不管不顾的母亲,疼爱你的奶奶和姑姑,让你有着痛苦的生活,又在其中有了一丝甜,但即便是这样,也难以回避的感觉,自己像是在吃“外人家的饭”,大家是在捐款养着你。
很理解你现在的感觉,我想任何一个孩子,出生在不完美的家庭中,都会有着或多或少这样的感觉,你所说的自卑也会如影随形出现。
其实你很明白,自己的原因是如何出现的,但我今天很想和你聊的是,你未来希望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你对于生活的渴望是什么样子的?
我能感受到你的生活沉默在过往,如影随形的跟着你,但是过往其实就像是自己的坟墓,所有的伤痛都在那里,如果你直视过往,那就是再看自己的末路,或许,现在你应该做的是,转过头,看一下明天是什么样子。
建议你现在找到自己希望的方向,看看自己能做什么,让自己的生活稍微好一点点,哪怕只是每天抽出时间来看看书、运动一下,进行一个自己的爱好,这些都可以,每个礼拜让自己定个小目标,让人生慢慢前行。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信。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高家玮,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通过你的描述,看得出你的原生家庭给你带来了很多伤害,导致你长期生活在负性情绪下,自己很多需求没有得到回应,感觉缺少爱和关怀,偶尔还有一些自暴自弃的感受,是这样吗?无论是谁处在你现在的环境中都不会感到好受的。
真诚地问一下:你对自己的未来有没有考虑过呢?自己想变成怎么样的一个人?在过去的一些经历中除了痛苦外,你还能找到令自己感动骄傲的地方吗?当你发现你完成了很多其他女孩子无法独立完成的事情时,对此自己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呢?
我们拿中国传统故事里的一个案例来分享一下吧,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动弹不得、饥寒交迫、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第一,他想到了他无比光彩的过去,曾经东渡大海九死一生,后来又遭人白眼被人嘲笑,最后学的本领,打得天兵天将跪地求饶,曾经的苦难最后变成了提升自己的实力,那这次的挫折肯定能继续成为我以后骄傲的资本。
第二,他自信,自我效能感强,对自己的本领、能力充满信心,假使脱困,定能再续辉煌。
第三,他自我归因没有归在能力上,二是归在了运气上,运气是外部归因,又是最不可控、不稳定的,老子神通广大,被尔等宵小捉住,无非是中了圈套。
第四,他有妥协方案,能与昔日对手——观音菩萨达成和解:保唐僧换自由。一个人能向现实低头、和敌人和解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
第五,他对未来保持希望,西天求得真经后,能脱离妖精序列转为佛祖,换得真正自由之身。今天被压在五行山下,这点苦难将来会成为我炫耀的资本。没有受过伤,我们怎么能自豪。所以不妨换一个思路:站在结果看过程。你今天觉得好累好难啊,失去了最心爱的东西,将来你要是功成名就了你是不是和周围人特别有的讲自己的奋斗史,反过来要是都一直顺风顺水是不是就没啥好聊的了。
第六,孙悟空是只猴,猴的特点就是爱运动。心理学家发现抑郁症的人大脑当中管运动那一部分神经都会比较萎缩,研究发现脑力劳动特重体力劳动不发达的人特别容易抑郁。蔡元培先生有一句话:健康人格首在体育。所以要培养自己健康阳光的心态,就应该有个体育爱好。压力越大越要保持一点运动的项目,每天跑跑步跳跳绳出出汗,增加一些能量输出,这样可以改善心情。
所以,希望你先能够树立起对未来的信心,如果不知道想成为怎么样的人,可以在一些名人榜样里找寻力量的源泉,遇到困难时思考一下,如果是这位榜样在这种情况下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然后学会把远大理想分解成一步步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最近发展区”,就是类似的意思,跳一跳够得到。
天底下最重要的爱叫做自爱,最大的尊重叫做自尊,最有力的强大叫自强,当自己拥有这一些,哪怕面对的是狂风暴雨也能坦然接受。接纳自己是困难的,但是也是必须要完成的使命,只有接纳了自己才能有改变向上的动力,才能把自己的视角转向“此时此地”。
不论过去怎样,未来如何,我们最重要的还是关注当下,关注生命中的每一天都能否让自己感动。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让人疲惫的不是遥远的路,而是我们自己鞋子里边小小的沙粒”。学习与生命一起流动。
希望我的答复对你有所帮助,如还有疑惑欢迎私信咨询,祝一切顺利,每一天都充满了爱和阳光。
从你的反馈中,可以感受到离异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心酸与渴求,即使有着奶奶和姑姑的照顾,对你来说,总是无法填补母亲缺失的遗憾。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会渴望着母亲无微不至的、独一无二的照顾,这是人之常情。当我们缺失掉这份情感的时候,作为孩子的我们,总会想当然的觉得,自己是否有什么做的不好,或者我有什么不如别人导致的。
在不幸的同时,你又幸运的拥有着其他人可能不会有的照顾,看得出来,你很感恩奶奶和姑姑的照顾。如果他们知道你的感情,肯定也会很感动的。
你可以试着问下自己,在具体什么场景下,你感受到了心酸,当时你想到了什么?
我们的过去,尤其童年的经历是难以改变的,但对我们当前的情绪和性格产生直接影响的是我们当下的想法。
我们可以通过思考我们现在的一些想法,去做相应的调整,可能会对我们的生活和情绪产生一些正面的影响。
您好!很高兴能回复您的问题。
能体会到你在童年的时候遭遇父母离异的伤痛,忍受着和母亲的分离。在最需要建立良好依恋关系和安全感的年龄失去了相关的体验。
很庆幸!你有一个疼爱你的姑姑和奶奶,担起了母亲的责任和角色,对你的人格稳定性形成都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你谈到了你很羡慕别人有父母疼爱,谈到了自己感觉到自卑,你认为这全部归属于父母离异这件事让你无法摆脱这个阴影,但其实每个人都会羡慕和妒忌,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
1.如何客观的看待问题非常重要。事物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看问题的人的思维习惯导致非客观的评价,认为跟别人不一样就是我的缺失,但反过来看,你有着比别人更多元的人际互动关系,并被这么多重要他人接纳和爱护,说明你是很有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2.关于自卑的产生,来源于比较。如何正确的看待比较,将比较变成一种动力,而不是形成向内的自我贬低的能量,让自卑成为升华自我的力量。
相信你是一颗具有巨大成长动力的种子,破土发芽,茁壮成长!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感谢你的信任。
你好!
童年遭遇父母离异,从小羡慕别人有母爱。幸运的是奶奶、姑姑对自己很好,但像捐款一样的令自己自卑。很想摆脱原生家庭阴影。我深深的感受到一个孩子的经历对成年后的影响,那种从骨子里来的自卑,让我感受到难过。
非常理解你的心境,也很想跟你一起来面对这个话题。在其他孩子身上也有类似,和你一样的悲叹。所以你有这些情绪是正常的。能不能讲讲是什么让你觉得奶奶、姑姑无微不至的爱,但你却产生了要靠自己的想法的呢?
我能看到你条理清晰,虽在这个境遇里,却还有属于自己的力量。也看到成长对你的伤害,但那份独有的爱也并非不能替代,不然你看怎么有“生恩没有养恩大”一说,就像他们爱你,就愿意在你身上花更多的时间一样。随着你年龄的成长你会发现,对你好的人是谁不是重点,重点是有没有。而你恰好有,还有两份。
让我们可以再继续探索一下吧:
1、爱是否缺失,缺失的后果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人在幼年、童年、青春期等需要有“重要他人”的陪伴,一般是指父母及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不然无论从生理到心理都会有非常大的影响,以及人格形成的障碍等。一旦有了重要他人的陪伴,可以解决的有爱、鼓励、衣食住行(安全感的建立),还有价值取向的引导等。你可以想一下,奶奶和姑姑的爱是否缺少这部分的需求呢?
2、成年的发展影响
一般18岁之后人格渐渐长成,但思维和行为不代表不能改变和调整。例如,“认知行为疗法”主要以调整不合理的认知,从而改变情绪及行为的过程。因此童年缺失和伤害可以在不断的修复和调整过程中完善的。
感谢你的信任,希望对你能有所助力,愿你早日修复伤痕。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付丽梅,很高兴为您解答。
童年父母离婚,没有了母亲的呵护。但是又疼爱您的奶奶和姑姑。他们在物质上充分满足你,姑姑扮演者母亲的角色,给与了您很多的关爱,这是让您感觉幸运的地方。感觉不幸的是姑姑也有自己的孩子,您感觉那份独有的爱是缺失的。感到心酸。
生活总是不完美的。您感觉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独属于母亲的那份爱,是生命中的遗憾 。也因此感到自卑和不幸。母亲的爱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的。但是完美母亲的爱却并不是常常得到的。因为母亲也是平凡的人,能做到六十分妈妈就是很不错的了,还有兄弟姐妹间对母爱的竞争。在您的成长过程中,您可以体会一下,奶奶和姑姑给与那些爱?这些爱让您感觉到幸福了么?如果妈妈在您的身边,您还会得到她们这么多的爱吗?生活中的这些不幸,给您带来了那些影响?让您收获了什么?经历让我们成长。而不仅仅是不幸。
感谢您对壹点灵的信任,希望我的解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我们每个人都会带着原生家庭的影响生活,好的原生家庭给予我们源源不断的滋养。而不幸的是,我们大部分人都会带有原生家庭的创伤。幸运的是,人是终身成长的动物,我们都有机会成为自己的父母,去疗愈过去的伤痛。在这里我会给到一些建议和路径:1、更多的去了解自己,可以从你信任的伙伴、能给你带来温暖的朋友、或者自我察觉里去看到你的一些模式。比如,当我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总会有这样的情绪,并且这种情绪一直给我带来困扰。我在什么情况下总会有这样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常常让事情更糟。2、试着去看看现在的这些情绪,是否和小时候的某些时刻相似,那些让你痛苦的人和事,是否会有你原生家庭里抚养者的影子。那么在这时候你体会到的情绪是什么呢?你期待别人可以怎样去对待你呢?3、理解自己现在的行为和模式,是过往应对这些关系所产生的解决方案,但这些方案现在已经不实用了。我们已经不是那个,必须要依赖别人才能生活的小孩子,我们现在可以有更多的解决方案。可以先从自己信任的,可以给予你滋养的关系里去入手,去告诉对方,你希望被这样的对待。也可以去询问对方,你可以做些什么,会让你们的关系更舒服。4、学会爱自已,陪着自己的内在小孩成长,做自己的父母。当我们在原生家庭里有创伤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内在小孩,停留在那个阶段。这些小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需求,当我们从前面几步识别到这些情绪的时候,可以进行自我的观照。去进行内心的对话,看到那个小孩的需求,去肯定这些需要。如果自己有能力,可以去满足自己的需要。5、如果以上几点自己实施起来会有一些困难,那也可以寻求专业咨询师的帮助,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在这样的关系里你会慢慢的被滋养,会在心里内化出更好的父母从原生家庭的阴影中慢慢走出来。
我是愿意陪你成长的咨询师岳景,希望我能够帮到你。
你好,看到你的描述,童年父母的离婚,母亲对你的不管不顾,看得出你很渴望母亲的爱,家里的物质方面是不缺,姑姑也扮演着母亲的角色,给予你很多的爱,这也是你觉得幸运的地方,家庭完整性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尤其看到你说心酸,自卑,我能感受到,理解你的心情。
那我们看一看,有奶奶和姑姑无微不至的爱,是发生什么事,让你觉得只能靠自己的感觉呢?可以详细谈谈吗?
从你的描述中, 母亲不管不顾,得不到母亲的回应,就会在心中形成错误的依恋关系。比如:害怕去爱,害怕被抛弃,或者爱得太卑微,爱得太冲动,自己一生都在被爱伤害。
那如何重塑自我,找到人生的动力去生活呢?
《因为我是女性》,指出一个不被爱的人,更要“向内”去坚守自我,学会自己给自己力量,提升以下3个思维认知,去慢慢强大自我。
1,看见爱,回应爱,建立正确的情感联结。
2,身份认同,肯定自我,不要因为"创伤的母亲“而失去自我生存动力。
3,学会”内向”获取力量,疗愈自我,重塑自我。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写道:“如果一个人能富有成效地去爱别人,她也会爱她自己;如果一个人只爱别人,她就根本没有爱的能力。”
一个不被爱的人,更要学会专注自我,从自身出发,自己给自己力量去疗愈创伤。
如果《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懂得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生活,不把爱寄托在别人身上,相信以她的能力也可以获得更美好的生活。
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明玉不就是这样,她虽然从小缺乏母爱,被爱所抛弃,但是她没有因此丢失自己,而是凭借自己的能力重获新生,找到了人生的希望和力量。
在不被爱时,更要懂得爱自己。
只有自己稳固了自己的地基,自己拥有了创造幸福的能力,当受到身边人的伤害时,我们才也不至于无计可施、无处可去,不是吗?
余生,请好好珍惜自己,精进自己。纵使不被眷顾,也不要丢失自己追求幸福的能力。
感谢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也许是吧,你也很幸运。单亲家庭很多,我也是单亲家庭。我本以为奶奶会因为我爸不务正业离婚心疼我,但是在我奶奶眼里我和我妈是外来的,她和爷爷不舍得给我花钱,她认为我父母离婚是我妈的问题,这让我对我妈感到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