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自己可能有抑郁症该怎么告诉父母带我去... 匿名 2022年10月08日 15:30 IP属地: 福建 感觉已经严重影响到我的学习和生活了,想学但是学不进去,根本集中不了,忘性还大,天天头疼头晕还情绪差。 被浏览1115次 回答
您好!我是壹点灵 平台心理服务者厉春桔,缘分让我们在此相遇,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觉得自己可能抑郁了,已经影响到了学习和生活,但是不知道该不该告诉父母。
为什么会犹豫该不该告诉父母?平时跟父母的沟通怎么样?有什么心事会告诉父母吗?
看到你的题目,给老师的感觉是跟父母的沟通不是很理想。你选择到平台来求助,说明这个问题已经对你造成了困扰。
父母应该是每个人最值得信任的人,但是很多时候且成为了最难沟通的。很多人在跟父母沟通的时候就会很生气,受不了父母的情绪,可能是因为从小父母就很强势、不讲理,所以自己从来就没有机会被尊重。虽然长大了,但一跟父母相处,内心就回到小孩子的状态,觉得父母根本不像父母。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抑郁症的一些症状表现:
1、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意志消沉,几乎每天如此。
2、没有节食却体重明显下降,或体重增加(例如一个月的体重变化超过5%),或食欲增加,或食欲降低,几乎每天如此。
3、失眠或者嗜睡,几乎每天如此。
4、激动不安,或者反应迟钝,几乎每天如此。
5、疲劳或者无精打采,几乎每天都如此。
6、感觉自己或者环境一无是处,或是感觉过多的、不恰当的内疚,几乎每天如此,不仅仅是因为生病而自责或者内疚。
7、思考或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下降,或者犹豫不决,几乎每天如此。
8、反复想到死(不仅是对死存在恐惧),反复出现的念头而没有明确计划,或试图尝试,或有明确的计划。
可以自己对照一下有没有以上的症状,但是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先选择告诉父母。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感谢信任!
之前说过被骂了,现在就什么也不想说了,我现在状态他们也都不知道,有什么心事也不会跟他们说
这样的状态不知多久了呢?父母是否有部分知晓?建议告知父母这段时间内自己的身心状态,告知自己生活和学习中受到的影响。一同及时正视这件事哦
挺久了 他们啥也不知道 没跟他们说
很多父母不了解抑郁症,觉得是小问题,还会觉得是无病呻吟。所以需要收集一些关于抑郁症的资料给父母学习,普及,让他们了解抑郁症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高家玮,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从你简单的描述中,看到抑郁的情绪已经明显干扰到了你日常生活和学习,不知道对生理和客观的学习成绩具体影响多大,估计应该不小,这也是让你产生感觉患有抑郁症的重要因素。一个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以及因此带来的学习生活中糟糕的客观结果,很难不去怀疑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你现在有明确的求助意识,并通过公益平台发出求助,证明了你对自己的负责,还有不错的自知力。
前面我看到其他老师已经列出了一些抑郁症的具体表现,你可以对着比较一下。壹点灵网站上或者其他的专业平台也有其他一些专门的自评量表,医院精神科在临床这边一般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会多一点,网上也有免费版本,但是最好以最终在医院或者心理机构评测的为准。因为这种自评量表的时间范围多是以一周以内的主观感觉为主,所以如果你现在就打算做一些评测的话,最好不要只做一次性的,过几天再做一次。
抑郁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毕竟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从抑郁情绪要正式到“症”的程度,其实更多评判的依据是社会功能影响情况。
后半句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该怎么告诉父母带我去”,我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思路来分析考虑:
1、确定交流的困难点
你提到的想告诉父母并让他们带你检查或就医,在这个背后,是否有一些你觉得难以实现的困难,是你张不开这个口,还是觉得父母会不相信你的话,或者即便父母相信了你的话也会有一些顾虑而不愿带你检查或就医?或者还有其他的顾虑担心。
其实不论是哪一个这都是你的想法,你不妨把所有担心的内容都罗列下来,按照相信程度大小给他们排个序。比如,你最担心的是面对父母你张不开口,觉得不好意思,愧对他们。我们就重点对这个想法来进行干预。你可以设想一下一旦你告知了父母最糟的结果会怎么样?父母会用一些不好的言语或神态对待你?你会感觉到自己很没价值?支持这种结果的证据有没有呢?以前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吗?那么最好的结果会怎么样?父母会很重视,十分关心你的情况,送你就医检查,并主动给你减压?同样支持这种结果的证据有哪些?比如以前自己发烧生病的时候?父母平时对自己特别关心体贴?综合下来,最可能的情况会怎么样?父母会继续让你去上学,假期再带你检查,让你努力坚持一下,或者在学业方面压力会减低一些,在言语上可能反而会加大压力?
2、找到交流的突破口
当能够对未知的东西有一些预测时,控制感也会逐渐提升,使你不再焦虑。现在我们要打算的就是如何“面对糟糕,争取最好”。根据以前的经验,那么怎么做最容易打动到父母呢?直接表达的话要找一个怎么样的契机或者场合,总不能在游乐园冷不丁来一句:其实我很抑郁。父母肯定当你是开玩笑吧。先找妈妈谈还是先找爸爸谈?拿着自己的抑郁评测表和他们谈还是拿着糟糕的成绩单和他们谈?或者把自己的情绪写出来,放在显眼点的地方让他们看到?要不然决绝一点,宣布我已经对上学无能为力了?
前面设计了这么多的行动方案,并不是说我教你这样直接去做,而是希望你可以通过过去的经验以及对父母的了解,能找到交流中最有效率的突破口。有时候,父母也不一定对“抑郁症”或者“抑郁情绪”的后果有足够了解,或者只是怀疑你在偷懒找借口。如何避免这种误会,或者能够尽快让他们意识到这不是儿戏,可能需要你聪明一点,真诚一点,甚至特意多表达一点自己真实的情绪。如果你不知道他们的心动点,你就可以和刚才罗列担心内容一样,一条一条列出来,找证据,拿最有可能的先去试试看,效果不好再换一个,或者几种方式一起上。
3、寻求交流的助力者
当发现自己的力量实在做不到,或者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外援。现成的就是学校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他对你在学校的情况最为了解。学校里有心理老师的话,也可以先在学校做些评测。老师会根据评测结果和学校实际表现和你父母联系。可能这样对家长而言更有说服力一些。
在你和父母之外其他的重要他人,也可以依靠。如果还有长辈的话,比如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其他关系亲密的长辈,通过他们告知父母也是一种选择。
在住的地方,如果有社区或者村委会,也可以找社工,甚至警察。现在社会力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视。利用社会机构也能向父母传递你自己心声。
我看到你的IP是福建,不知道你具体住址在哪里。现在全国都有很多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我在网上找到福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热线(百度一下,平台发不出来),还有福建希望24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400热线(百度一下,平台发不出来)。有必要的话,在危急关头你也可以打电话咨询。如果你的年纪已经不小了,且能承担一定的经济能力,通过壹点灵倾诉平台,由专业的倾听师来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做个初步判断也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我想说不管是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我们判断“病况”、寻求帮助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做到“自助”,让自己尽快振作起来,争取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前面我其实提到了三个具体的方法,希望你能坚持使用,一定会对你的情绪有帮助。
简答复述一下:一是对想法和情绪跟踪记录,每次遇到负面情绪时,尽快把当时的情境、你即时的想法、产生的情绪、做出的行为以及导致的后果记录下来。有时候你会发现,你产生的行为和结果可能又会引起下一轮你新的想法、新的情绪、新的行为。别着急,再把这些内容另起一行记录下来。可以的话,用表格的形式会比较好,或者网络上搜索一下“自动思维记录表”。二是对想法的可信程度打分,并且分别找支持的证据和不支持的证据,最后重新打分,并且产生新的替代想法,去感觉前后情绪变化情况。三是当证据觉得不充分时,不断去设计方案做试验,多试试,多动动,多坚持,及时总结复盘。这些都会对你有所帮助,即便当你已经解决了抑郁情绪的困难后,用这种方法也能帮助你更好的成长。
如果觉得自己的力量还不够,或者还需要一些支持,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由专业的老师帮助你。不管过去如何,未来怎样,希望你首先关注自己的当下,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让人疲惫的不是遥远的路,而是我们自己鞋子里边小小的沙粒”。学习与生命一起流动。
希望我的答复对你有所帮助,如还有疑惑欢迎私信咨询,祝一切顺利,每一天都充满了爱和阳光。
如果是学生,可以考虑直接找学校的心理老师沟通,心理老师如果感觉我们很严重,有抑郁症,一般比父母都着急,会想办法让父母不得不重视起来。如果没有学校心理老师,父母怎么都不听,这个就不是抑郁症问题,而是夹杂着父母和我们关系的问题了。有时候父母是难以接受孩子有问题了,他们可能会觉得,你有问题,就是我有问题。当然也有可能过度关爱,导致难以接受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