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热线 400-626-0852

EAP热线 0571-28089956

服务时间(早8:00~凌晨1:00)

我们怎样才能锻就一颗强大内心

匿名  

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解决问题。
会因为自己不恰当的举动耿耿于怀好久,总担心自己这样做了会不会伤害别人,会不会让别人觉得我这个人虚伪自私
总是渴望得到一些人的认可,渴望自己是被关注到的那个人。如果大家都做了这件事,但是提起时又没有自己的名字,就会很失落,像被冷淡了。

回答
7个回答
崔希才心理咨询师

你好,看到你的叙述
能够理解,有这样的心情,因为这在许多人那里都可能会有,这个一般可以称之为,较为脆弱的自尊,有渴望被关注,被认可的需求,因此,总是特别在意他人的关注与评价,而要得到改善,首先需要对自我的优势进行不断的发掘和认可,同时,对那些自我感觉不如人的地方进行一个客观现实的评估和求证,这样通过现实验证的方式,可以让自己慢慢的心地踏实起来

张旖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张旖,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人是需要被身边的人认可的,当自己付出努力时,尤其希望别人看见、认可和称赞。如果期望落空,难免会让人失望难过。也能感受到你很在意他人的感受。

渴望被认可和关注,感觉自身力量不足,因此渴望他人能够给予你这种满足。自身安全感和认同感的缺乏,也许是因为在过往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所导致,让你的内心存在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

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想一想:
—你认为的不恰当的行为都有哪些?
—你是如何定义不恰当的行为呢?
—这些想法的根源是什么?
—体会自己的需要是什么?
—你认识的自己是怎样的?

当一个人无法做到自信的时候,他大概率需要他信,也就是外界的认可与鼓励,而外界的认可是我们无法掌控的,所以在这种状态下,势必会造成自我能量的消耗。所以,很多事情你都希望外界给予回应的这种状态,会常常的让自己处在自我怀疑中。

那如何改变呢?

1、自我接纳
它是一种自己能坦然【接受自己】,即使有某些缺点,而且在这基础上,还能【悦纳自己】,就是即使自己不太优秀,我也依然爱自己,不攻击自己,不怀疑自己。

2、加强【自我认识】
一个人对自己认识不清晰时,就会出现需要凭借外界认识自己,所以,你需要加强对自我的探索。比如,不知道自己身上有哪些优点和缺点,我们可以通过自我整理,通过之前的经历和成就来总结。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可以通过多问问自己到底做些什么才是比较舒适和愉悦的?

3、多给予自己肯定
将认可建立在外界,对自己始终是不公平的,因为外界始终是多变的,复杂的。所以最靠谱的是自我认可,我们可以拿不同时期的自己进行比较,也可以拿行动前后的自己进行比较。也可以奖励达到自己设定的小目标后的自己。

潘璐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平台心理服务者潘璐。

一方面看到您似乎对自己的一些不当行为总是耿耿于怀,有一些担忧和自责在里面,而这种反刍思维也会给你带来负面的感受。

另一方面您很渴望获得关注和认可,这本身就是人之常情,当没有获得认可、重视、归属感、安全感的时候是会有失落的感觉,也会使自己的自尊感下降。

而当我们自尊感下降时,我们会逐渐停止爱自己,感觉渐渐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缺乏力量变得顺从和麻木等等。

针对这两个方面,您可以参考以下内容,供思考:

一、在发生了不恰当的行为时,我们可以将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总结和记录,这样有助于下次避免同类的事情发生。同时,告诉自己,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并且已经总结经验,下次加强注意,那么对于现在已经发生的事情试着去接受它。因为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无法更改,接受是为了帮助我们放下对这件事的纠结,更好的朝着未来的方向发展。这样也有助于您缓解反刍思维带来的负面消极情绪。

二、在关系中有一些事情会严重损害我们的自尊感:别人的羞辱;物化、工具化自己;不被理解和看见等等。那么感到自尊受损该怎么办呢?

1.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找到自己的价值感,或者做一些自己擅长做的小事。
2.每天为自己设置一些小任务,比如运动5分钟,写80字记录等等,然后完成他们,这会增加你对自己良好感受。
3.通过自我对话,提醒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慢慢调整,这同样也需要一个过程。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复对您有所帮助。

潘璐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平台心理服务者潘璐。

一方面看到您似乎对自己的一些不当行为总是耿耿于怀,有一些担忧和自责在里面,而这种反刍思维也会给你带来负面的感受。

另一方面您很渴望获得关注和认可,这本身就是人之常情,当没有获得认可、重视、归属感、安全感的时候是会有失落的感觉,也会使自己的自尊感下降。

而当我们自尊感下降时,我们会逐渐停止爱自己,感觉渐渐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缺乏力量变得顺从和麻木等等。

针对这两个方面,您可以参考以下内容,供思考:

一、在发生了不恰当的行为时,我们可以将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总结和记录,这样有助于下次避免同类的事情发生。同时,告诉自己,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并且已经总结经验,下次加强注意,那么对于现在已经发生的事情试着去接受它。因为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无法更改,接受是为了帮助我们放下对这件事的纠结,更好的朝着未来的方向发展。这样也有助于您缓解反刍思维带来的负面消极情绪。

二、在关系中有一些事情会严重损害我们的自尊感:别人的羞辱;物化、工具化自己;不被理解和看见等等。那么感到自尊受损该怎么办呢?

1.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找到自己的价值感,或者做一些自己擅长做的小事。
2.每天为自己设置一些小任务,比如运动5分钟,写80字记录等等,然后完成他们,这会增加你对自己良好感受。
3.通过自我对话,提醒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慢慢调整,这同样也需要一个过程。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复对您有所帮助。

大佑歌迷普通用户

从楼主的描述当中,我似乎看到楼主脑海中这么一副画面:楼主自身是宇宙的中心,而周围和楼主有关联的人或事,分散在楼主周边,楼主希望自己能够时时受到他们对你的正面回应,希望他们能够发现【中心点】的影响作用。其实这和楼主的【自我中心化意识】过强有关~一旦楼主把上面这幅“景象”的格局展开,将注意力从【自我中心】转移一些在【中间相联的关系】或者【对面任意一个点】,会发现其实那些点,也是很多【纽带的中心】,而自身则是无数个中心的一点[呲牙]

唐秀娟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平台心理服务者唐老师
你想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觉得只有自己的内心强大了,
就可以不在乎别人的认可和评价。
那么想一想,如果此时此刻,
你已经拥有了一颗强大的内心,
那么你的心态会是什么样的?
你的行为会使什么样的?
你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高家玮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高家玮,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看到你提到的修炼一个强大内心的期望,恰好昨天我在平台的【心探第八期:了解“我是谁”】中分享搬运了不少观点,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找来参考一下。在这里我再换个角度来看看内心的修炼从哪个切入点入手更好一点。

你提到的对于自己会比较在意他人的评价其实每个人多少都会有一些,我们从小到大的认知和行为模式的形成中其中有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通过重要他人的期待、评价,以及自我对这些评价的解读形成的,不然我们就无法进步了。你想要通过修炼,让自己不那么去在乎这些评价,我的感受是需要优先把注意力回归到现在的问题上。怎么回归,我想可以这样来做

一、接纳自己的局限性
强大的自我首先取决于你是怎么看待自我的。有句印象很深的话:所有关系的总和就是你与你自己的关系。没有一个人是全能的,也没有一个人是受所有人喜欢的,不信你去找,百分百找不到。所以一个强大的人首先是一个会露怯,而且不耻于露怯的人。有时候主动露怯往往会成为你成功的法宝。汽车上贴个实习的标识,别人开车就得让着你点;三国演义中有出空城计,诸葛亮自曝弱点,大大方方在西城拿几百老弱残兵和司马懿对峙,最后却赢了。
怯就是局限性,局限性是自己内心里才知道的东西,所以所有的问题都不是向外去寻求,它是向内心去寻求答案的。
我们可以从自我和“知情意行”的关系中去找到自我:
“知”就是认知,认识自我。有句话“人贵有自知之明”,知在我会的、我不会的,有人喜欢我、有人不喜欢我。
“情”就是情绪,悦纳自我。CBT里的“核心信念”是讲认知,在精神分析里的“自恋”指的就是情绪了。对情绪的处理就需要对自己的认可和接收,也就是正念接纳了。
“行”就是行为,发展自我,做更好的自己。
所以,你在生活中能知道自己的局限性、接纳自己的局限性,在这基础上再去努力发展,这就是一个强大的自我了。

二、把情绪暂停
我们以情绪为指标的话,你的修炼就是脱离你的焦虑抑郁、愤怒、恐惧和沮丧,当遇到这些负面情绪的时候,你能把它们摆平就是让心得到了修炼。对于实际客观问题的解决,情绪往往是无用的,该做就做,不要做就不做。当年川航飞机在天上窗户碎了,那个时候恐惧有用吗?乐观有用吗?微笑面对有用吗?没有用。在那个时候,你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就可以了。修炼本身就是摆平自己的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CBT的本质就是让你看清现实,现实摆在这里就只有这么一条路。
情绪背后是什么呢?心理学上讲情绪是主观需要与客观现实的关系,也就是欲望和现实的关系。按照儒家的思想,修炼就是修心,修心就是修欲望,孔子说的“克己复礼”。你要约束的是你的欲望。认知行为疗法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客观现实是这样的,你不要有非分之想。所以,我们修来修去,其实修的就是主观建构和客观世界有相当的稳定性,不会带过多的投射进来,让自己的愿望和实际更匹配。我们用认知行为疗法在处理负面情绪时,最主要处理的也就是想法和现实不吻合。
所以我们修炼的目标可以总结为一是处理负面情绪,二是摆平你的愿望与实际的落差。CBT里有一种可能区域技术,就是来处理你对未来不确定预期的认识,谈下来之后你会发现结果不会是最好,也不会是最糟,在这两极之间的某一点才是最大的可能。认识到这一点了,心里也就踏实了。
所以你对于人际关系的不确定完全可以按照这种方法去处理。

三、选择和修正
“修炼”,修的是核心信念,炼的则是中间信念。核心信念在CBT里就是人格核心,中间信念就是为人处世的行为模式。修炼的最终成果就是内心笃定,手段灵活。
内心笃定,你需要让自己知道你有主动选择的权利,相信人是有选择的,人有选择态度的自由,这是人的终极自由。不要总觉得我没有办法,是被迫的。仔细想其实在任何时候,你都有选择,比如教育制度我们选择不了,但是上哪个学校我们还是有些选择权的;临终前是采用过度治疗的方式还是就这样走。我们在接受来访者的时候也能通过这些间接经验增长我们的智慧,看到有些来访者对咨询师或者家庭中的某个权威、一些特别的社会规律等十分依赖,言听计从,百依百顺,其实这也是一种选择,选择放弃自己的选择来处理问题。但是你会发现,无论什么选择,最后承担结果的还是你自己,当你回首往事,没人替你的肉体和心灵去抉择、承担一切。
手段灵活,环境改变使得你过去的行为模式行不通了,所以你需要去改变和适应。在精神分析上,老是会说你现在的问题是过去带来的,你现在搞不定是因为过去。现在疫情下来两三年,你会不会落下一点后遗症,存两三个月的粮和盐呢?这就是环境改变了,我们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就可以了,不代表以前我们的行为是不对的。所以在心理学上我们经常讲,没有问题行为,只有与现实不相吻合的行为。人的成长环境使得你学会一种行为模式,通过核心信念和补偿策略的机制造成了过度发展的行为模式,而这种行为模式在新的环境当中变得不太适用,所以你需要学新的行为模式。比如从小父母在教育上哪都要你争第一,可是这会让你感到活得很累。不是有句话叫做“撒娇女人最好命”吗?可是你说你不会,打小父母就叫你要强。那你到底是要强还是撒娇,这其实是一个行为方式的选择问题。我们可以再学一个嘛,不会撒娇就学一下撒娇,会撒娇了还不够那就再学一个撒谎啊,或者通过行为试验的方式试试看哪种方法最适用。

如果我们把心一直留在过去,其实就很难聚焦在当下。本来就没多大点事,我们可以学一个新的方法来应对,修正一下中间信念和补偿策略就够了。让我们的人格发展到更加强大,也就是内心笃定,手段灵活。关于手段不灵活,郭召良老师曾经对过度使用补偿策略有这么一段描写:努力到无能为力,回避到无处可去,顺从到无所适从,归因到片面唯一,警惕到风声鹤唳,自弃到绝处求生,自恋到自我催眠。
因此找对问题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与其总是纠结过去,倒不如聚焦在当下我的问题、我的目标、我的方案,既然过去的模式不适用,那我就找个新的。
你提到的关于过于在乎他人评价一事,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可能以前你通过这种方式,察言观色、体察人心,使得自己获益了。换到了现在新的环境你发现这种方式没办法使自己获益,或者说成本大于收益了,于是就产生了烦恼。那么我们就可以去试试看,你所担心的内容会不会因你的减少关注而产生,多做几次,多和朋友沟通,慢慢你可能就能找到规律了,比如和什么样的人交往可以我行我素、肆无忌惮一些,和什么样的人交往需要小心翼翼仔细谨慎一些,哪些地方是这个人的禁区红线不要碰,哪些情况下我表达了拒绝也不会对关系产生影响……

如果觉得自己的力量还不够,或者还需要一些支持,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由专业的老师帮助你。不管过去如何,未来怎样,希望你首先关注自己的当下,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让人疲惫的不是遥远的路,而是我们自己鞋子里边小小的沙粒”。学习与生命一起流动。

希望我的答复对你有所帮助,如还有疑惑欢迎私信咨询,祝一切顺利,每一天都充满了爱和阳光。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