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热线 400-626-0852

EAP热线 0571-28089956

服务时间(早8:00~凌晨1:00)

似乎我的内心总有人在告诉我,你就是个废...

贤惠的昂雁  

当看到电脑上哪一行关于负数补码的代码我看不太懂的时候,我得内心就又在煎熬。 因为我把负数补码的知识忘记了。

似乎我的内心总有人在告诉我,你就是个废物,这个你也不会。 我知道我就是我,谁也不能定义我。 可是太慌张了。难道我要一直这么慌慌张张走下去吗?

为什么我要这么累? 想到这里我就哭了

回答
4个回答
石倍心理咨询师

听到这里你很难受,疲惫,有点委屈和无助。
你忘记补码的时候,你很慌,不知道怎么办,内心很难受。你就怀疑自己是个废物?

除了这样的时候让你有这样的想法和感受,还有什么时候会让你有这种感觉呢?比如曾经有谁骂过你是废物或骂你没用吗?

一般自卑要么是曾经有人总这样说自己否定自己给自己压力,或者是曾经遭遇过某件事让自己内心崩溃过,从而产生很慌张无助的感觉。
进而对自我产生自卑感。

所以我需要了解你的详细情况才能帮助你哦。
我很希望能帮助你,我在这等你

陈琪心理咨询师

你好,很高兴在壹点灵相遇回复你的问题。
看到你的描述中,对于负数补码的代码看不懂的时候,内心产生了一系列的自我否定,很煎熬。同时似乎也看到你想改变这种想法的操控,“我就是我”,你希望不被负性情绪困扰,你希望你的内心平和。
遇到负数补码看不懂的时候,你内心煎熬,源于潜意识中希望自己把事情都做好,于是当你看到自己忘记了一些知识,便产生情绪。因为你做事态度是严谨,认真,力求完美。
读到“我就是我,谁也不能定义我”这句话时,有一种力量感油然而生。你知道吗?这里面一定有你的坚定和自信,这是非常有力量的。那么如何改善现在的状态,让内心趋于平和,减少自我否定呢?分享几个建议给你:
1正视自己的情绪,不要害怕它,允许情绪的出现。
2从失败中找到积极的方面。例如虽然把负数补码知识忘掉了,但是,可以把这次当成一次检查的机会,利用这个机会把忘记的补上。
3给自己树立合理目标,确定一些自己可以做的到的目标。降低一些过高的期望,并且专注把他们做好,让自己积累自信心。
4平常心面对,不攀比同时不急于求成。
5给自己赋能,每天记录自己做到事情,进行积极日志管理。
希望我的答复对你有所帮助,如有疑惑可以联系我。祝你越来越好~加油呀

张程心理咨询师

很高兴给您回答,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张程。如果你已经意识到总是这样评价自己,那就不只是潜意识了。

确实,自我贬低、无能感很多时候来自于小时候父母的评价。然后内化到潜意识。

但如果已经意识到了原因,并且也希望改变却无法改变。那么要思考的方向就会比较多。也很难有标准的答案。因为你无法做到的答案,那就不是你的答案。比如我看到其他很多人,都在建议采用一些方法逐步建立自信,这是偏认知行为的做法。很多人因此改变自己。但你是否能做到?

有人说催眠改变潜意识认知。嗯,这个某些时候也可行。你也可以试试看。精神分析流派比较愿意讨论防御机制,比如当你说自己是废物的时候,是不是从什么地方可以得到收益。比如: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这也是方式。

这都需要和你详细的讨论。在这里很高兴得到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对您能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信我

高家玮心理咨询师

几行文字,看到了你的恐惧,明面上虽然是对代码知识记不起来的焦虑和害怕,我想更深层的是你对自己的行为反应没有呈现出预期的模样而感到挫败和无助。是这样吗?

那么换个方向来说,在平时你是不是一个“学霸”呢?各种疑难杂症都可以轻松化解,这次遇到了小小的挫败,反而手足无措。我把这个“学霸”打上了引号,我猜想,并不是真的你在学业上一直以来都顺风顺水。而是在生活其他方面,你都有一些不错的战绩,只不过现在遇到了某个重大的障碍,比如爱情、亲情、学业、人际等等,只是在你遇到无法读懂这行代码时使得你的情绪爆发了出来,让你感到无以复加的自卑感。

从你的情绪表现以及最后的那句“为什么我要这么累”能看出,你已经在这种心境里挣扎了很久,也努力了很久,你需要有人帮助拉你一把。我想你来这里求助是好的第一步,应该为自己点个赞。同时如果条件允许,你可以通过更专业的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

这里我先简单和你用认知行为疗法中最基础的技术处理一下。

一、认知行为疗法基本模型
在认知行为疗法的概念中,引发情绪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有特定的情境,也就是具体的一个事件。“当看到电脑上哪一行关于负数补码的代码我看不太懂的时候”这就是情境,在这个情境下,你感到了“内心煎熬”,这就是焦虑的情绪。这种情绪的来源是你意识到了“我把负数补码的知识忘记了”。
接下来从焦虑的一级情绪你逐渐衍生出慌张、挫败的二级情绪。因为这中间你的内心有人在告诉自己“你就是个废物,这个你也不会”。
这些想法在CBT里的术语叫做自动思维。正是这个自动思维导致了你的情绪,进而驱动了你的行为。在这个情境中它呈现了一种循环向下的模型。
情境:看不懂代码→自动思维:我把知识忘记了→情绪:焦虑→行为:手足无措(新的情境)→自动思维:我是个废物,这个也不会→情绪:慌张
如果同样的情境你让你熟悉的某个同学或同事代入进来,你觉得对方会如何反应呢?是不是很有可能他的想法不一样了,最后的行为也会不同。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沙漠里一个人看到半杯水就很高兴:太好了,这里居然还有半杯水;另一个人看到后就很沮丧:太糟了,只剩下半杯水了。这个小故事也正好说明了想法决定情绪。
到这里我们有四个词语,分别是情境、自动思维、情绪、行为。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是情境引发了自动思维,自动思维产生了情绪和行为。这就是最基本的一个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1、想法决定了情绪;2、改变想法情绪就改变了;3、行为改变就能解决问题。
那么在当时你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想法,这个想法是你思考很久分析出来的还是当时一瞬间就出来的呢?你对它是完全不相信或者半信半疑还是完全相信呢?一定都是后者吧,这就体现了自动思维的特点:自动涌现和信以为真。

二、控辩方
我们基本厘清了情绪产生的规律后,对于这种自我评价类的想法我们可以用控辩方的技术来进行干预。在上面这个情境中,我们选取后面这个情绪更严重的使用这个技术。当时你的自动思维是“你就是个废物,这个你也不会”,你可以对这个想法的相信程度打个分数,比如是100分。同时对慌张的情绪强度也打个分数,比如是90分。
然后我们需要让两个辩手出来争论这个想法是否为真,就像是法庭上的原告和被告辩论一样。
正方:支持这个想法——“你就是个废物,这个你也不会”,请出示相关证据。你可以想一些客观实际的经历来证明它,比如这次简单的代码想不起来,还有其他的吗?最后对证据的采信度打个分数。
反方:支持相反想法——“你不是废物,很多东西都会做”,请出示相关证据。通过过往的经验、在他人眼里的表现,静下心来,在多个方面上去想一想。最后同样对证据的采信度打个分数。
然后两相比较,你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是不是大概率的情况下,既有你做不到的地方,也有你能胜任的地方呢?所以这个时候,你对原来的自动思维相信程度和慌张的情绪强度分数变成了多少呢?

三、行动方案
在新的想法基础上,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得出一个行动方案。既然自己是有一些能力的,同时自己也有一些目标,那么就需要把这些能力和目标去建立关系,有时候你拥有的能力不足以一下子达到这个目标。可以试着把任务分解一下先做到你能做到的。同时也可以在现有能力的基础上,看一看怎么去提高才能帮助实现这个目标。
因为你的这个情境是一行代码的学习,解决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比如复习一遍、摘抄笔记、请教名师,定时练习等等。但是生活中其他的事件可能需要你再去用冷静的心态仔细琢磨琢磨了。

如果觉得自己的力量还不够,或者还需要一些支持,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由专业的老师帮助你。不管过去如何,未来怎样,希望你首先关注自己的当下,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让人疲惫的不是遥远的路,而是我们自己鞋子里边小小的沙粒”。学习与生命一起流动。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