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心理服务
平台承诺 免费退改
很久以后,才知道自己的恐惧和回避是恐婚。
但年底之前的催婚我因为害怕回避了,且被催婚以后,对对方不受控制的从热情转为疏远,对方也许以为我不喜欢他,而我是恐惧,妈妈说这种事情不能让另一半知道,会小看你或者掌控你。
属于敏感信息,不能让他们知道。
现在不再联系了,他也不主动,我就没有多做解释。
我自己又被另一个男孩子隐晦暗示结婚,听懂意思后再次出现这种情况。
前天自己在家还忽然想到控制不了的恐惧焦虑,弄垮了好几段,眼看自己奔三了,心里很迷茫。怕这样下去,年龄大了,错过以后么有质量好的了吧。
甚至迷茫,不知道嫁给谁才是对的。
当然我没有脚踏会几条船,回绝过他,但他一直找不到对象,因为商业往来偶尔还有联系那种。
昨天从介绍人那里知道,年前催婚的第一个男生,因为我没有接受也没拒绝,他那边年底埋着我偷偷在相亲。
后来没有找到合适的,给我寒暄一次微信,之后陷入沉寂。
因为恐惧结婚,让你错过了几段可以发展的关系,如果持续恐惧下去,你很焦虑今后的路怎么走。
你恐惧结婚只是表象,深层的原因是你离不开母亲,因为结婚在心里上来讲就离开了父母,需要独自生活,
你还没有在心理上做好准备,似乎你很听母亲的话,是不是从小母亲对你的管束,以及凡事都会替你做主呢?
心理上没有断奶,自然无法离开,而恐惧结婚就可以延缓分离的发生,
但是,你又明白不可能一直由父母管着,早晚需要独立,于是,你的内心是矛盾的,
矛盾无处缓解,也就形成了压力,可能在你产生相亲恐惧的那次见面时,你的身体状态也不太好,精神上,身体上的双重压力,让你产生了恐惧感。而每次回避相亲,又强化了你的恐惧感,因为回避了,你才会感到安全,不用面对。形成恶性循环。
缓解恐惧,以及心理上脱离父母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短期内也无法实现,
你可以选择慢慢独立,慢慢脱离。也可以选择快速暴露,就是逼着自己去相亲,去约会。
哪种选择都不容易,但是不容易才代表着成长,是时候需要长大了。
你好,听你的描述,你因恐婚非感情原因,错过了三段缘分,每段缘分都是你察觉男生有结婚意向后,立刻回避对方,这让你很痛苦,也很无助,也担心长期这样,错过优质另一半,是吗?
很多人在婚前感觉突然面临改变,需进入一段新关系,新角色,新环境及生活方式等,而无所适从,紧张不安,想要逃避这种改变,为未知适当的恐惧,是人之常情。在决定如何做之前,建议回顾下,身边家人朋友的婚姻状态怎样,是否可以举例说明下,失败的或美好的案例,对这些,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对你的婚姻期待有什么启发或者担忧?
另外,对于是否坦诚告知对方恐婚的事实,建议可以想象下,如果遇到彼此喜欢的人,突然有一天,对方毫无征兆的对你冷淡了,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又有什么感受呢;如果对方告知真实原因,非感情问题,你包容他,和他一起面对困境解决问题的概率是多少了呢?
你这种对待婚恋的态度很像是「回避型人格」的特征:既期待恋爱婚姻,但真正恋爱婚姻来的时候又犹豫不决,紧张担心害怕。
〖给你几条建议〗:
1.改变对婚姻的认知。恐婚的原因往往是由于父母婚姻的不和谐或者身边重要他人婚姻的破裂对自己造成了恐惧的心理。
恐婚的人往往对不幸福的婚姻更加敏感,却忽略了还有很多幸福的婚姻。
对于不幸福婚姻的敏感也有好处,就是知道不幸福婚姻的问题出在哪,将来自己走进婚姻的时候就能够「规避」。
2.学习恋爱婚姻技能。谁都不是生下来就会谈恋爱,走进家庭就会经营家庭,这些都可以「后天习得」。
既然自己也想着走进婚姻家庭,那就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学会在恋爱婚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如何去应对和处理,有了这方面的积累,进入到一段亲密关系中,就有可能变得得心应手,这样焦虑和恐惧感就会下降。
3.了解自己的需要。你最近经历了三段准恋爱经历,但似乎你并不清楚哪个更适合你,对着三个人,你感觉很迷茫。这就需要你静下心来问一下自己:
# 到底你的另一半你希望是个什么样子?
# 你需要他具备哪些特质?你对他的需要是什么?
# 有了这个基本的标准,你选人的目标就清晰起来,就不会这样迷茫了。
4.让自己真正把步子迈出去。恐婚的人往往不敢迈出第一步,特别是在做决定的时候,就会犹豫不决。
要鼓励自己大胆的迈出第一步。恐婚的人在恋爱中往往是被动的,这对恋爱是不利的,会让对方感觉到你不喜欢对方,当对方主动几次之后,往往也会放弃,这样也特别容易失掉一段好的姻缘。
所以如果觉得还不错,就主动一点,别错失了好的机会☀。
你好,很荣幸可以在平台为你答疑解惑。
从您的描述中得知,您经历过几段或明显、或暗示的求婚,都因为您对婚姻的恐惧而拒绝了,但您又担心拒绝太多之后找不到更好的结婚对象,为此您感到焦虑、恐慌、无助、迷茫,非常理解您的这些情绪。但同时,老师也能隐约感受到您会婚姻的渴望。
首先我们说,大部分的人在谈恋爱时都感觉很美好,但到真的要谈婚论嫁的时候,内心或多或少都会有点恐惧,比如,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未来伴侣的不确定性,等等,这是非常正常的。
老师想邀请您思考几个问题:
1.理想中的婚姻,您觉得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2.您理想的伴侣是什么样的;
3.您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样的,父母之间的夫妻感情怎么样;
4.您在想到结婚时,内心最大的恐惧是什么,这些恐惧的内容是否能通过努力获得改变或者被克服呢?
希望老师的这些思考方向可以给您新的启迪,祝福您。
从你的描述中感受到,你似乎还没有遇到能让你毫无顾忌,一头扎进婚姻的那个人,有些担心选错结婚对象,纠结当下如何选择,以及不确定给你带来的困扰。
我有些疑惑:
你害怕万一结婚以后遇到对的人怎么办?
还是担心婚后生活琐事或者相处的问题呢?
一切关系都是需要经营的,经营得当会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遗憾和恐惧。
我注意到你用到“不受控制”这个词来描述你的期待。
我可以这样理解嘛:虽然你因为害怕回避了催婚,但是你期待对方继续用热情来安抚你的害怕,给你有力量勇敢面对。
而不是从热情转为疏远,这个让你更加害怕了,无力。
我似乎感到你想要向对方表达你对婚姻的恐惧感,妈妈的话对你的内心产生了一些暗示,你是怎么看待你和妈妈之间,关于要不要讲恐婚的这段对话呢?你的想法是什么呢?
你是怎么看待男生的那次寒暄,以及在介绍人那里听到一些,关于年前催婚的第一男生的一些消息呢?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复对您有所帮助。
你好啊,听你的描述,自己因为恐婚把三段婚姻弄崩了,陷入迷茫和痛苦,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所以来求助,是这样的吗?其实现代人恐婚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很多时候因为上一代的婚姻模式,和周围人的影响,以及所要面临的责任和负担让人对婚姻会有惧怕。不知道你父母关系如何?你恐婚具体原因是什么?你想要的理想婚姻关系是怎样的?建议你梳理一下这些问题,或许对婚姻的期待会比恐惧来的更多。例如,第一,你不喜欢的婚姻状态或者模式是什么,尽力去避免;第二,进入婚姻你害怕或会失去的是什么,责任权利又是什么;第三找另一半沟通表达你的困惑和恐惧,让对方一起来给到你信心和努力,共同经营,让婚姻不在惧怕而是理解扶持和相互成长。希望我的回答有帮助到你。
你好,很高兴与你交流。
仔细看了你的文字,了解到你的恐婚情绪导致你错过了三段求婚机会,又考虑到自己正在适婚年纪,有点担心也有点迷茫对吗?
首先,我们先来聊聊恐婚这件事情。通常我们面对婚姻产出回避、恐惧,通常是受到原生家庭或者身边一些不好的事件、甚至是电视里播放的不良家庭关系导致内心产生影响。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呢?
或者你是由于没有考虑好自己所期望的婚姻生活,而出现的这三位求婚者也都是没有足够打动到你,并不符合你理想中的伴侣形象?所以你是没有信心和眼前的这个人一起去经营一段良好的婚姻,所以选择逃避?
那么我给到你的建议是:
如果你还在关注求婚者,不如大方的表达,希望再相处更久一点多去了解对方再去考虑结婚,也给到自己一些缓冲?
又或者开玩笑似的透露出,你对走进婚姻可能有些担心过渡,如果对方愿意更加呵护你的感受与情绪,从而给到你勇气与信心彼此靠近,这样或许是更好的结局呢?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恐婚的背后,不是简单的对婚姻关系的抗拒,而是「内心对过往经历、原生家庭的“放不下”。
你的每一个声音都值得被听见☀。
读了你的留言,我又翻看了你之前提过的困扰,能强烈感受到你对婚姻的恐惧,对自己的焦虑,对未来的迷茫。
但在我看来,其实恐婚“恐”的并不是婚姻关系,而是自己内心放不下的#“结”。在百度百科中,这样介绍「恐婚症」:
【恐婚症】也称婚前综合征或婚前恐惧症,是指在决定结婚到结婚之前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的反应。
婚姻是人生的大事之一,在都市生活的新人们会因过度兴奋或紧张出现一系列反常的情绪和行为,比如:心烦、多虑、猜疑、无精打采、哭泣或脾气暴躁等,甚至有临阵逃跑的念头和行动。
据资料统计,70%的新人或多或少存在类似的心理反应,是现代都市白领的通病,是有代表性的现代社会心理疾病。
多发生于25-30岁这个年龄段,而以30岁上下且收入较高、恋爱时间较长的白领“恐婚”尤为严重,除极个别的情况达到了某种临床意义上的心理疾病外,大部分都是正常的。
这些心理行为反应对一个人的婚姻、生活带来或多或少、或好或坏的影响。必要时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里面提到的数据你应该也注意到了,“70%的新人或多或少存在类似的心理反应,是现代都市白领的通病,是有代表性的现代社会心理疾病”.
所以你不必过分苛求自己,因为有70%的人和你“同病相怜”,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如果做好〖心理调适〗,阳光走向婚姻生活和未来世界,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刚刚提到,其实恐婚“恐”的并不是婚姻关系,而是自己内心放不下的#“结”。
<那么你的这个“结”是什么?如何打开这个“结”?>
我想,这就是我们可以一起工作,来捋清楚「困扰根源的抓手和着力点」了。
我是姜海川,我在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