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心理服务
平台承诺 免费退改
一个同学,她们宿舍做了一些包子,想给我送一些。我明白她的好意,但是我不太喜欢相互送吃的,你送一下,我下次还得再送回去,我觉得就好麻烦啊。该如何委婉地拒绝她并告诉他我的习惯和偏好呢。毕竟,我觉得作为真心想交的朋友,我还是想坦诚一些,说清喜恶更有利于关系的长期发展。
你好,我是咨询师孔巧洁。你来探讨这个问题,说明你很重视人际交往中的边界感,也真心希望能经营好和同学的友谊,这非常棒。
从人际交往理论来说,清晰的沟通和彼此尊重对方的边界,确实是让关系健康、持久发展的关键。
首先,我很认同你想要坦诚相告的想法,真诚往往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误解。你可以找个相对轻松、私密的时机,比如两个人在校园散步或者课间闲聊的时候,开启这个话题。
开场的时候,先真诚地表达你对她送包子这份心意的感激,让她知道你完全明白她是出于好意,比如:“[同学名字],我听说你们宿舍做包子还想着给我送些来,我心里真的特别感动,知道你是惦记着我。”
接着,用温和、委婉的语气阐述你的习惯,你可以说:“只是我个人在人际交往这块有点小怪癖,我不太习惯频繁互送食物,倒不是针对你,是我一直以来的做事风格。我觉得朋友之间更重要的是心意相通,要是每次都得想着还礼,我心里就会莫名有压力,反而不能纯粹地享受咱们的友情了。希望你别误会,我很珍惜咱们之间的感情,也特别希望以后咱们能多聊聊天、一起出去玩,你觉得呢?”
这样既肯定了对方的善意,又清晰地传达了你的偏好,不给对方留下被拒绝的生硬感。
行动建议方面,在日常相处中,你可以主动发起一些其他互动来弥补这次的 “拒绝”,比如邀请她一起去看校园里的展览、参加社团活动,或者分享一本你刚读到的好书,用这些方式让她感受到,虽然你不喜欢互送食物,但你对这份友情的投入一点也不少,让她明白你所定义的友情有着别样的 “温度”,以此巩固你们的关系。
你好,这种社交往来的“礼尚往来”确实有时候会让人感到有负担。你可以尝试这样跟她说:
“谢谢你的好意,我真的很感动你们宿舍做了包子还想着给我送一些。但是我不太习惯相互送吃的,因为我觉得这样会让我有一些压力,总想着下次还得再送回去。不过我真的很感谢你的心意,我觉得我们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表达彼此的友谊,比如一起去看电影、逛街或者聊天。你觉得怎么样呢?”
这样的回答既表达了你的感激之情,又委婉地拒绝了她的好意,同时也提出了其他的建议,让你们可以用更适合自己的方式来交往。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她的性格来调整回答的方式和内容,让她能够理解你的想法和感受。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过度的关心其实是一种负担,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同的,而且都有自己的私密性,邻居事无巨细什么都问,又不好不回答,就只好嗯嗯啊啊的过去,而且好希望不要在楼道里遇到,就是这种感觉,其实这种关心,根本就没有实质的意义。希望你也能够拜托别人的期待,成为自己,不被打扰
你好,我能够理解你不喜欢送吃的这一社交行为。我想你一定希望在不伤害同学感情的基础上期待他们尊重你的社交习惯。所以,你需要找到合适的方式,让他们知道你的感受。
如果同学在知道你的想法之前已经把吃的送上门了,那么过于坚决的拒绝就容易伤害同学对你的善意。建议你勉为其难先收下。过几天找到机会回赠一些小礼物或者请吃个饭,正式的告诉他们你收到这类礼物时会感到麻烦,甚至会有焦虑的情绪。希望他们谅解并且以后别再赠送。尽管这不是你的错,但还是一定要诚恳的表达你对他们的歉意。这叫以退为进,这代表你作为他们真心的朋友是很在乎他们的感受的。
比较麻烦的是防患于未然。因为你的这一社交习惯,可能和大部分人的社交习惯不太一样。所以如果不是事先和别人打过招呼,说不定还会碰到同样的问题。不过一般来说,关系不到一定程度别人也不太会来赠送礼物。所以你只需要让你比较熟悉的朋友了解你的这个习惯就好了。
另外,如果别人是给一大群人送礼,而你也是这群人中的一个,那么你可以放心的收下。因为通常别人不会计较这份礼需要你承他的情。
一点个人意见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