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心理服务
平台承诺 免费退改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现在有两个方面的困扰。因为我父亲的去世给我家里人带来了很大的心理打击,我妈为了自己解闷儿,就在家里养起了猫,起初这件事情对我影响并不大,但后来我妈没有选择收敛,一直在往家里带猫,导致我家现在的味道很大。这是其一。其二是我爷爷为了给我爸爸完成他的任务,就开始给我攒钱准备结婚。可是我觉得我自己现在为了买电脑一直在坚持跑外卖,而且这个愿望也很快打成了。我想继续坚持跑外卖。如果说我家里不愿意把猫的事情处理一下,那么这件事情会让我产生一种厌倦感,因为猫这个动物味道比较大,而且现在家里数量比较多。就算是我谈了恋爱对象,人家到我家里来一看,我觉得人家肯定是不愿意跟我相处的,从而导致了我现在根本不想结婚了,我觉得我爸爸找错了对象,即使两个人结了婚,日子也不会过得幸福,我是想劝劝我妈,把猫的事情处理好,从而给家里带来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于我选择相亲对象,都是有利的,但我妈没有听下去的耐心,我现在很头疼这件事情,希望各位老师给出合理建议,我会考虑的
先抱抱你呀,能感受到你心里像压着团乱毛线——父亲的离开像根刺扎在全家心里,妈妈用养猫填补空落却让家里更乱了,爷爷急着给你攒钱结婚却让你觉得“被安排”,连自己跑外卖攒钱买电脑的小成就都被这些情绪搅得有点苦涩……这种“明明想好好生活,却被各种事推着走”的无力感,真的很累对吧?
其实你刚才说的很多细节里,藏着特别珍贵的“在乎”——你在乎妈妈养猫是为了解闷的心意,所以没一开始就反对;你在乎爷爷的期待,所以会为“不想结婚”的想法自责;你甚至在替未来的另一半考虑“家里有味道会不会被嫌弃”,这种为他人着想的温柔,特别难得。
不过咱们可以试试把“问题”拆开看看:妈妈养猫数量变多,背后是不是她也在用“照顾小生命”的方式,缓解失去爸爸的孤独?就像你跑外卖攒钱买电脑,是在用行动给自己“掌控感”,妈妈可能也在通过“照顾更多猫”来填补“失去丈夫”的空白。这时候如果直接说“别养了”,她可能会觉得“连养猫这点安慰都要被剥夺”。
至于爷爷攒钱结婚的事,你心里是不是有个声音在说“我现在连自己想要的生活都没理清楚,怎么就能被‘结婚’推着走”?这种“被安排”的焦虑,其实是在提醒你:你更想先活成自己满意的样子,对吗?
或许可以试试“先小步沟通”:比如先和妈妈说“最近家里猫多,我闻着有点闷,咱们一起给猫窝做个大扫除好不好?”从“一起解决问题”的角度切入,比“你必须处理”更容易让她接受。对爷爷也可以说说你跑外卖的成就感,比如“我现在跑外卖能自己攒钱买电脑,感觉特别有劲儿,等我把自己生活理顺了,再考虑结婚的事好不好?”
你看,很多“问题”其实是“未被看见的需求”在说话——妈妈需要被理解她的孤独,你需要被尊重自己的节奏,爷爷需要被肯定他的关心。当你把这些需求温柔地说出来,或许那些“味道”“催促”就会变成“我们一起让家更舒服”的契机。
你愿意和我再聊聊吗?比如妈妈平时和猫相处时,有没有哪个瞬间让你觉得“她其实挺开心的”?或者你跑外卖时遇到的最温暖的一单是什么?这些细节里,可能藏着打开心结的钥匙呢~
能感受到你夹在家人情绪和自己生活需求之间的为难,其实可以试试分两步温和推进,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
第一步:先帮妈妈“卸情绪”,再聊养猫的事
妈妈养猫的核心是借猫缓解丧夫的痛苦,直接劝她“处理猫”,她会觉得你在否定她的寄托。可以先主动承接她的情绪:
- 找个安静的时间跟她说:“妈,我知道你养这些猫,是想有个伴儿解闷儿,爸走之后你心里肯定不好受,我其实一直都懂”;
- 接着分享你的真实感受(别指责):“但现在家里猫多了,味道大到我下班回来都觉得闷得慌,有时候想跟你好好说说话,都找不到干净的地方坐。要是以后有朋友来家里,看到这样的环境,我也有点不好意思”;
- 最后给她“替代方案”:比如提议保留1-2只最亲近的猫,剩下的联系靠谱的救助站或爱猫人士领养;你也可以主动承担打扫任务(比如每天清理猫砂、每周消毒),让她看到你不是“反对养猫”,而是想让“养猫和生活不冲突”。
第二步:跟爷爷聊“结婚的节奏”,先稳住自己的规划
爷爷攒钱是出于对你的关心,直接拒绝容易伤他的心,不妨坦诚你的想法:
- 告诉爷爷:“我知道你攒钱是为我好,想完成爸的心愿,我特别感激”;
- 再讲你的现状和计划:“但我现在刚靠自己跑外卖快买到电脑,特别享受这种靠自己实现目标的感觉。结婚是一辈子的事,我想先把自己的生活理顺,等有能力给对方好的生活,遇到合适的人,再考虑也不迟”;
- 用“具体行动”让他放心:比如定期跟爷爷分享你跑外卖的进展、对未来的规划(比如买完电脑后想提升什么技能),让他知道你不是“不想结婚”,而是“在认真规划人生,不想潦草对待”。
你担心“家里环境影响相亲”的想法很实际,但不用因此否定婚姻本身——先帮妈妈找到情绪的其他出口,再跟爷爷达成“结婚节奏的共识”,慢慢把家里的氛围理顺,你对生活的厌倦感也会减轻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