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心理服务
平台承诺 免费退改
想倾诉一件事,生活中我说话很少,别人都觉得我内向,误认为我有点不正常,其实我是觉得我无论走到哪儿,只要是跟这些陌生人或者是这些压根不理解我的人都不想多说话,我越长大越发现周围所接触的那些人都充满着庸俗和低俗,不太想接受这样的人,更觉得跟这些人没什么好交流的,没有共同爱好,没有共同语言,小时候总认为成年人比小孩更懂事,结果如今却觉得成年人反而比小孩还不懂事,想想小时候单纯的时候特别快乐,从来没有那么多肮脏的现实,总是那么怀念过往,抛不开曾经的记忆,到现在发现越长大越跟人没有共同语言,觉得这个世界是肮脏的,最想做的总是想把自己关在一个安静的角落和谁都不说话,可是这样又觉得生活很无聊,总之,现在的我,进退两难。
我是壹点灵的心理咨询师裴淑霞。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你的留言中提到你不爱和别人交流,觉得现实生活肮脏。其实还是有很多美好的人和事的,要好好发现哦
接纳,允许。加油!
壹点灵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何华彪的专业建议:如果不能打破心的禁锢,即使给你整个天空,你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觉。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看到你的倾诉,感觉你似乎被深深的惆怅、遗憾、孤独、压抑、纠结、虚无以及可能自己都觉得莫名的某些负性情绪所淹没,很想能聊一聊你的感受。
我们每个人对外界的看法和对他人的感受,最主要是来自于早年成长经历中养育者与我们互动中得来的经验,我们在成年后人际交往模式往往是早年与养育者关系模式的再现,对世界的看法也更多是养育者影响下的对外界的主观感受。如果养育者对孩子是爱、关注、鼓励、积极回应的,孩子就会有安全感,形成热情、信任、包容、主动,更愿意向外伸展生命能量的个性特征;如果养育者冷漠、拒绝、苛责、挑剔、不稳定,孩子则可能缺乏安全感,形成对外界有敌意、不信任、回避、封闭的个性特征,不愿意同外界有更多链接。
那么,基于你的情绪感受,也许在你早年成长经历中,滋养性支持性的关系不够充足,使你对外界有更多敌意和排斥的情绪。但人是要在关系中成长和发展的,缺乏与外界的连接与沟通会陷入心灵僻境,可能无法真正体验到丰富完整的生命过程。
不妨试着深入觉察自己,慢慢打开心门,从认识自己到接纳自己再到能够涵容他人;从培养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到找到自己兴趣所在,再到寻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去接触;从无法接受外界和他人的瑕疵到能够认识和接纳世界是有好有坏的,再到认清现实还能热爱生活……
总之,情绪的改善可以从认知和行为入手,可以从小事做起,不要着急慢慢进行。如果能够找到一位适合的心理咨询师,也许能更好的帮助你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展开自己。
祝你体验到更美好的生活!
嗯,是的,从小我的思想就受我养育者的影响。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的王老师。看到您的倾诉,能够感受到您一方面不想面对“肮脏”的现实,一方面觉得这些是必须要做的,让您感到很困扰。如果需要,我将很荣幸可以聆听您的故事,您也可以私聊我,感谢您对平台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