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男孩子很叛逆 真诚的锦紫 2024年07月28日 22:29 IP属地: 云南 带孩子出去玩,总是看到什么要什么,见一样要一样,不买就会站在那里不走,有时候只能给他买,有时候就会暴力解决,跟他讲道理都是知道了,好,但就是不改,有时候都不听,头好疼 被浏览535次 回答
您好,带孩子出去,小孩子总是不听话耍脾气,确实很让人苦恼。您孩子现在的年龄正好是规则意识建立的关键时期,您作为父母看到孩子这个问题并且想解决是非常正确的。试着回想孩子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样的表现的?之前一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是否有严重的趋势?
同时,您要意识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也是很正常的,在孩子未成年、还在我们成年人保护下,尽量多的犯错误也是有益处的,起码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干预,孩子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您好,我是壹点灵的心理咨询师于容。
看到你的描述,正好也是我曾经遇到的一个问题,我和你一样曾经也为这个事情感到苦恼。孩子是对外在世界充满好奇心的,想拥有新的东西或者感兴趣的东西,好像无可厚非。但是,不断地索取可能就会给家长造成困扰。就这个事,我有三点思考,供你参考。
第一,我觉得孩子总是想要东西,你还是要关注下他要的东西是不分类型的,还是类型比较明确的。听你说是看到什么要什么,但是希望你还是再看一下。如果要的类型比较明确那么可能是和他的兴趣有关,比如我的一个同事的孩子在这个年纪就喜欢车,家里买了很多很多车,妈妈挺支持的。如果不分类型,真的是看到啥想买啥,没有规律可循,那么也有可能孩子有没有被满足的心理需求,通过要东西来满足。这个点可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这里只是一种猜测。
第二,鉴于第一点,我们首先接受孩子这样的状态,可以通过立规则,来慢慢地帮助孩子合理表达需求。我和我孩子之前有这样的一些规则,每次出去前说好今天可不可以买东西,如果可以,可以买几件,多少钱;哪些东西是作为奖励才可以买的,比如孩子说要什么,我就会告诉他如果你可以做到什么,才可以把它作为奖励给你;或者有些东西是过节才可以买的。总之,让他知道买东西不能随意买,是要有约定的,甚至他需要自己付出些努力。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不一定那么顺利,但是经过家长几次坚持下来,孩子就会学习到,慢慢遵守。你现在有时候给他买,有时候又用暴力,孩子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买,什么时候不能买,所以他也没有规则感,每次就都要试一下。
第三,等孩子大一点了,你就可以用零花钱的方式,告诉他哪些东西需要他自己买,如果这个月钱花完了,那么看到想买的也就不能买了,想买更贵的就需要自己攒一攒。我和我的孩子约定,吃的东西不克扣,一般大人付钱,但是小玩具之类的,就要他自己安排。他现在也会看价格,算算价格。
对于孩子的各种需求,急不来,希望这戏方法可以帮到你。
好象你给孩子贴了一个叛逆的标签,我很好奇,除了外出要买东西这件事外,还有其他的什么违逆表现吗?你是如何得出孩子叛逆的结论的呢?
有的时候,父母态度的不一致,比如有时给买有时暴力解决,会让孩子感到困惑,他不知道正确的行为标准是什么。而每一次孩子通过坚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对他下次的要买东西的行为都是一次强化,家长每次妥协都是维持了孩子的这种行为。
当父母不得不对孩子妥协时,大部分是因为在公共环境下,孩子的哭闹让父母感受到压力,可以尝试一些方法应对。
比如,在出门前可以与孩子提前做好约定,在孩子哭闹时,对他说“我知道你很想要这个东西,不给你买你感到很难过,你可以难过一会儿,但是我们已经约定过了,东西是不能买的”。
走就走呀,还是心软了,还是是会拿捏你呀!试着坚决走看看后果,再想解决的对策。
可以感受到你对于孩子的叛逆非常无奈。许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情况,但是这里我们可能要进行一种探索,为什么孩子会叛逆?
有时候孩子叛逆主要还是因为家长的规矩没有做到位,孩子他会不停的试探。如果说孩子想要买东西,家长斩钉截铁的拒绝。那孩子不会有后面的想法,但是如果说家长有时候在孩子的催促下购买了,那孩子也就知道了家长的边界在哪里,就会不停的反复试探。直至达到自己的要求,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在那里吵闹,父母总会满足自己的心意,所以在这里面的话,家长可能需要做一个智慧的家长,学会。用一些方法去处理孩子的这部分行动。可能有时候进行打骂可能有时候进行冷处理……当然我们不会建议去打骂,这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手段。但是也要考虑到这种行为的可行性。
家长说到要和孩子讲道理,孩子是答应的,但是最后还是不听说明这种教育是没有用的。如果这种口头教育是没有用的,那家长就不要再使用了。否则的话,这种教育孩子只会不停地敷衍你,你一教育他就认同,一教育他就肯定,但是最后还是不会听你的。
在儿童心理学看来,六岁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关键时期,他们正在逐渐构建自我认知,对世界充满好奇,同时也开始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
面对孩子见什么要什么的状况,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这其实是孩子探索世界、满足好奇心的一种方式。他们可能并不完全理解“购买”与“拥有”之间的复杂关系,只是单纯地被新奇的物品所吸引。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任性或无理取闹。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为孩子设立一些界限和规则。这并不是要剥夺他们的快乐,而是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在社会中生活,如何尊重他人的意愿。当孩子因为得不到想要的东西而表现出不满时,我们可以尝试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与他们沟通,让他们明白我们的决定,并引导他们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孩子并不是在故意挑战我们的权威,他们只是在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因此,当孩子不遵守规则时,我们可以尝试用鼓励的方式引导他们,而不是用暴力或威胁来解决问题。当孩子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时,他们就会逐渐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以更成熟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面对孩子的叛逆行为,我们需要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设立明确的规则,保持耐心和理解,并鼓励他们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同时也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加成熟、有耐心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