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心理服务
平台承诺 免费退改
27岁,女。
最近(7月月底)因为唯一一个我个人认为交心的网络朋友对我的冷落而“破防”,从而抓住对方一个多月前的一句似是而非的攻击性话语,以此为题进行了删黑和对对方的侮辱性发言。对方的反击行为破坏了我当时的社交圈子,我深感崩溃,于是向母亲寻求帮助。按照母亲的指导向对方道歉后,我频繁地向母亲提问与求助,希望获得方向。但她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照顾我的情绪,且她工作和家务也让她比较烦躁,终于今晚产生了一些分歧,她明确地表达了对我事业和我人格发展的失望。
在看完网上的科普视频后,我根据上述内容,怀疑自己是自恋型人格障碍。请问我应该怎么改变我自己?如果确实是NPD,听说这是连心理咨询师也放弃的人群,我还能有改变的希望吗?
你好,很高兴认识你,看到你说因为与人有一些相处方面的矛盾,可能后面演化的有些激烈,双方对关系都做了一些伤害,后来像母亲求助,母亲似乎没那么多经历去帮助和照顾你的情绪,加上她可能也有自己的烦恼,导致产生了一些分歧,你没有获得想要的反馈,甚至可能收获了一些埋怨。
能感受的出其实你对发生的事情感到很烦恼、痛苦和很多的无助,友情的破裂和妈妈的责备可能也让你产生了很多自我怀疑,但是我同时能够感觉到你对自己是有很强的改变意愿的,因为短短几句话没法确定你是个什么样类型的人,但是可以确信,你是有在做为别人考虑的思考的,你有站在妈妈角度上考虑她的感受,也有友情发生矛盾后对自己的一些反思,这就是非常难得的,而且每个人都不是只有一个标签可以概括的,我们也不应该给自己盲目的贴标签,至于你说心理咨询师也放弃的人群,我认为根本不至于哈,我们现在更需要做的是,如果看到自己有一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去改变呢?而不是盲目的把所有责任都归咎于自己。
希望我的回答有带给你启发,如果愿意可以多说一些一起来分析一下问题真正的所在,祝一切顺利!
*不要过于自责或轻易给自己贴上“自恋型人格障碍”(NPD)的标签。自我诊断往往不准确,而且可能会增加你的心理负担。如果你真的担心自己的心理状态,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他们可以通过专业的评估来给出更准确的诊断和建议。
*关于你提到的网络朋友事件和与母亲的冲突,这里有一些建议或许能帮助你:
*处理网络关系:网络上的交流往往缺乏面对面沟通的真实性和深度,因此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在处理网络关系时,尽量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因为一时的情绪而做出过激的行为。如果不满意,可以尝试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删黑或侮辱性的方式。
*与母亲的沟通:母亲可能因为工作和家务的压力而显得烦躁,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不关心你。在寻求她的帮助时,尽量理解她的处境,并尝试以更成熟和理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同时,也要学会独立处理自己的情绪和问题,减少对母亲的过度依赖。
*自我反思与成长:无论是否患有NPD,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和成长来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能力。你可以尝试从这次事件中学习,思考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可以通过阅读、学习或参加社交活动来提升自己的社交技能和情商。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你确实感到自己无法独自应对这些问题,或者担心自己可能患有某种心理障碍,那么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欢迎你,这位女生。
因别人的冷落而“破防”,你指的是“崩溃”吗?失望、愤恨、又爱又恨……?所以你“暴力回击”了?对方又进行了“反击”?
这里面你有没有想过,你其实可以有其他的选择和做法,比如,静下心来,和对方交流,了解原因;或是等待,静候事情变化,等等。
本是“最近没有联系”,发展成两相攻击,这其中,有没有可以商榷自检的地方。本来是心有疑惑,抑或感觉失意,你没有表现出来,倒是让“生气”占了上风,进而先“攻击”对方了,是这样吗?
跟母亲的互动,我想到了“倚赖”这个词,似乎你自己无法一个人处理一些事情,你内心里的“儿童自我”很敏感,也容易激发出来。我们要加强自己的“成人自我”,我们可以处事不惊。不知你怎么看,我们可以再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