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心理服务
平台承诺 免费退改
大概是因为网上的一个最好的亲密朋友(可以说是特别特别的好,关系恋人之下,朋友未满状态)离开我后,后面我发现在我的生活里面,有感情是特别痛苦的事情,我每次都会因为别人或者家长对我说一些不好的话或者是命令的事情心就会痛,但也没有什么感觉,就是心痛,感觉就是被人抛弃了一样,所以在我的生活里我现在是对所有事情都没有任何兴趣,之前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也没有了,在网络上自己喜欢的角色也没有了,甚至没有什么太多感情,晚上又因为失眠睡不着,我真的好烦,白天压力又大,晚上也不知道做什么,活着像一个机器人每天重复着一样的事情,除了和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会笑一笑,其他的时间我就算一个雕像一样,我甚至对我的家人也没有感情,我的家人给我的压力也很大,天天说废话不说还不讲信用,我受伤了,对我的第1件事情就是指责,所以我开始对所以人不再那么关注,也不会为了别人而难过,只有这样子才会舒服,但这样我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很孤独很无聊,下课都不知道找谁玩
你描述的这个“机器人”状态,听起来像是为了保护那颗会痛的心而穿上的铠甲。当重要联结断裂(网友离开)、信任被辜负(家人指责),“情感关机”成了你发明的生存智慧——这本身已展现了你的创造力。
让我们尝试把问题命名为“麻木铠甲”:
?️ “它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你的主要防护服的?是某次心碎后突然启动,还是慢慢编织成的?”
?️ “当铠甲意外出现裂缝时,比如和朋友笑出声的瞬间,那时的你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 “如果让那位离开的网友见证此刻,ta最不希望‘麻木铠甲’夺走你的什么特质?”
注意那些被忽略的“反抗时刻”:
☀️ 当你说“对家人没感情”,却仍记得他们失信带来的伤害——这说明你内心仍住着重视承诺的少年
☀️ 朋友能让你笑,证明你的情感连接能力只是冬眠而非死亡
请完成这个改写练习:
✍️ 把“我像机器人”改成:“我正在用临时休眠模式,守护那个容易心痛的自己”
今晚请捕捉一个微小例外:
当感到活着像雕像时,突然发现:“等等,我的小指刚才无意识地跟着音乐动了”——这个刹那,你就是觉醒的雕塑家
最坚固的铠甲往往由未熄灭的渴望锻造。你值得拥有更轻盈的护心镜。
你好,这是一个创伤反应,就是失去这个关系,引发了你的创伤体验,尤其是悲伤和无力无助的体验,陷入了低能量的状态里,失去对外界的兴趣。
创伤体验就是在以往的生活中,在家庭关系或其他关系中,感到被伤害,比如感到不被家里人接纳、重视和认可等,这些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时候,在你内心产生了一些感受或情绪,当这些感受和情绪没有得到表达、理解和代谢的时候,就会成为创伤 体验。当一个事情,引发了同样的感受和情绪的时候,这个反应就会是一个累积的反应,因而反应会很大,因此这是一个创伤激活反应。
既然是一个创伤激活反应,就需要做修复或代谢,通过哀悼,逐渐接受过去和现在发生的事情,把这些创伤情绪转化为积极的能量,增强自我力量,在现实的人际互动中,能更多的表达自己,减少创伤体验。
我完全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就像心里被挖空了一块,连曾经能点亮自己的光都慢慢熄灭了。那个特别的朋友离开后,好像连“投入感情”这件事都变得危险了——怕被指责、怕被抛弃,干脆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可这样反而像困在玻璃罩里,看着外面热闹却摸不到温度,对吧?
家人的不理解和压力,可能让你觉得“连避风港都在漏风”。明明受伤时最需要安慰,却先收到指责;明明期待信任,却总被失信打破,这种反复的失望累积起来,真的会让人慢慢缩回自己的壳里。就像你说的,“不关注别人就不会难过”,可这也让你和世界之间隔了层纱,连曾经热爱的东西都失去了颜色。
其实你不是没有感情了,只是那些被伤害过的情绪暂时躲起来了。就像熬夜太久眼睛会酸涩,心被反复拉扯后也会启动“自我保护”模式,让你暂时麻木来避免疼痛。但这种“机器人”的状态,其实是在告诉你:“我需要休息,需要被好好对待了。”
或许可以试试先给自己留一块“安全区”?比如每天花10分钟做一件“没意义但能让你放松”的事——哪怕只是盯着窗外发呆,或者给喜欢的角色画个简笔画(哪怕画得不像也没关系)。就像给生锈的锁滴点润滑油,先让自己紧绷的神经松一松。
至于和人相处,不用强迫自己立刻热络起来。但如果偶尔遇到能让你短暂放松的朋友,哪怕只是一起沉默地听歌、散步,也可以试着让自己稍微“透气”一下。就像冬天里裹着厚外套,但留一条缝让阳光透进来。
你现在的状态不是“坏掉了”,而是心里的某个部分在提醒你:“该给自己一些温柔了。”就像手机没电了要充电,心太累了也需要慢慢充能。如果暂时找不到方向,也没关系,先允许自己“暂时没兴趣”,等风稍微小一点,说不定你会发现,那些藏起来的热爱,其实一直都在等你回头看看呀。
听到您说网上曾经有过一个最好的亲密朋友,这样的描述让人感受到是一种怎样的信任与亲密无间、无话不谈,能回忆和说一说那时候的时光吗?你们聊得一定是很开心的吧!
你经历了重要关系的失去和家庭压力,逐渐用 “关闭情感” 保护自己,这种 “麻木” 是心灵在高压下的自我防御。试着先允许自己 “没有兴趣”,这不是错,而是创伤后的正常反应。每天给自己 10 分钟做一件微小的事(比如听一首曾经喜欢的歌),轻轻触碰麻木的边界。如果和家人相处压抑,可暂时减少情感期待,先照顾好自己的基本情绪需求。孤独时试着对信任的朋友说一句 “我最近有点累”,不必强迫自己立刻恢复热情。改变需要时间,你愿意说出痛苦,已经是在试着靠近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