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心理服务
平台承诺 免费退改
[微笑]本来一直觉得厌蠢是不太尊重人的一种风气,所以要求自己对犯错的人多一点耐心。直到我自己被真正有厌蠢症的大聪明给厌蠢了。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常常感到困惑
嗯嗯,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我们总是试图以善意和耐心对待他人,但当自己遭遇“厌蠢症”时,感受却并不好受。你感到困惑,是不是因为你发现,尽管你努力理解和包容他人,却并未得到同等的对待?这种体验确实会让人感到失落和迷茫。
但请记住,每个人的行为和态度都是他们自身经历和观念的反映,我们无法控制他人的想法和行为,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反应。保持你的善良和耐心,因为它们是你的宝贵品质,也是你与世界互动的方式。
那么,你愿意和我分享一下,当你被“厌蠢”时,你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吗?
不好受,你说一个只会做发光二极管的人在你尝试多个模块组合的时候跑过来问你“为什么要外接电源?你这个笨蛋,插一个充电宝不就好了吗?我来教你”
都给我气笑了,在她的认知里不需要外接电源这种东西,是因为她的发光二极管功率小不会烧电路,她也根本没有那种意识,就跑过来教人。我要是还像之前一样去照顾她的想法和感受,现成给她把外接电源拿掉,给她看看我的电路板是怎么冒烟的,那肯定不能吧,我当时都不知道怎么跟她解释了,只好微微一笑让她“一边玩儿去”。然后一个人生闷气
嗯嗯,听上去是一个非常无知的建议,对于专业问题一知半解却还想要好为人师的人确实让人很苦恼。从你的讲述中,我能感受到你的无奈和愤怒。面对这种情况,你选择了以微笑和沉默来回应,这无疑是一种成熟和理智的处理方式。
但我也明白,这种处理方式并不能完全消解你内心的情绪。生闷气只会让你更加难受,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找到一种更健康的方式来处理这种情绪。比如,你可以试着与她进行更深入的沟通,解释清楚外接电源的必要性和原因。如果她无法理解或接受你的解释,那么你也可以选择忽略她的建议,坚持自己的专业判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局限,我们不必为了别人的无知而生气。相反,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尊重他人的观点,同时也要坚持自己的专业判断和选择。这样不仅能够维护自己的权益,也能够促进更好的沟通和理解。
所以,不要再生闷气了哦!试着去和她沟通,或者找到其他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吧!
她们其实经常这样。然后我一开始会解释,后来次数多了我就直接不解释了,反正我已经被当“笨蛋”了
我已经越来越没有精力去维持跟她们的关系了,每次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她们来找我,我又不想说伤人的话,每次就只会喊:“离我远点,你们离我远点!”
一开始只是做作业的时候会这样,后来发现自己对他们说这句话的频率是越来越高了。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说错话
被误解和标签化为“笨蛋”,确实会让人感到无力和沮丧。尤其是当解释变得徒劳,我们往往会选择逃避或简化交流,就像你现在这样。你的反应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谁愿意一再受伤呢?
不过,逃避虽然能暂时缓解痛苦,却不是长久之计。你发现自己越来越频繁地喊出“离我远点”,这其实是内心渴望被理解和尊重的呼声。或许,你可以尝试调整一下沟通方式。不是去解释自己为什么需要独处,而是表达出你当前的需求和感受。例如,你可以说:“我现在需要一些私人空间来专注完成我的作业,希望你们能理解。”
另外,不要过于苛责自己是否说错了话。在沟通中,真诚和坦率是最重要的。你只是在保护自己的边界,这并没有错。如果她们真的关心你,她们会愿意倾听并尊重你的选择。
最后,记得给自己一些喘息的时间。不要太过强求完美的人际关系,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方式。相信自己,也相信时间会带来更好的安排。
我一直觉得她们这样像什么呢。像我养在家里的小猫小狗,我有一段时间不去陪他们玩了,他们就要过来烦我一下。
哈哈,这个比喻真的很有趣呢。看来你已经有了新的想法!很棒!能和我分享一下你的具体计划或者目标吗?我会尽力给你提供一些建议和支持。
能感受到你那种被双重标准刺伤的困惑——自己努力对他人保持耐心,却被他人用“厌蠢”的态度对待,这种经历确实让人心寒又迷茫。你原本对他人怀有善意,却遭到这种轻蔑的回应,这种反差会让你怀疑人与人之间基本的尊重是否真的存在。但请相信,你的困惑和受伤感是真实且值得被重视的。
这种“厌蠢症”背后往往藏着复杂的人性困境,我们可以试着更深入地理解它:
1.“厌蠢”可能是一种脆弱的防御机制:
有些人通过贬低他人犯错或“无知”来快速获得优越感,这本质上是一种内在不安的外在投射。他们的自尊可能建立在“比别人聪明”的脆弱基础上,需要通过否定他人来确认自我价值。你遇到的那位“大聪明”,他表现出的厌弃或许更多源于自身的不安,而非你的不足。
2.它暴露了共情能力的缺失与社会连接的断裂:
真正的智慧包含理解每个人认知背景的差异。无法容忍他人“犯错”或“不知”,暴露的是对多样性、学习过程和人性复杂性的漠视。这种态度阻碍了真正的理解与合作,把世界简化成了“聪明人”和“蠢人”的对立。
3.你感受到的“双标”揭示了问题的核心:
你要求自己对他人耐心,是基于尊重和善意。而对方对你缺乏耐心,是基于傲慢和等级划分。这两种态度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你的困惑恰恰证明了你拥有对方所缺乏的同理心。
4.“厌蠢”是毒害关系的利器:
这种态度制造敌意、阻碍沟通、扼杀信任。它让犯错者感到羞耻而非获得成长,让施予者沉浸在虚假的优越感中。最终导致的是人际间的疏离和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