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心理服务
平台承诺 免费退改
别人不遵守就会自己生气,怎么劝说都不行
这是小朋友在试探自己和别人的界限,因为受挫了,所以回来会生气。
家长说要劝他不听。是说家长劝他不要做这件事情?
我不太清楚这位家长担心的点在哪儿,你是担心孩子生气会气坏身体,还是说担心他出去受挫了?
我猜想家长可能有些焦虑,孩子这么做没有原则性的问题,可能家长过于焦虑,想阻止孩子去做家长认为不正确的事,想让孩子少走弯路,作为父母,我也非常能理解。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经验当中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直接经验就是自己去体验得到的经验。
间接经验,就是我们通过学习,长辈传授等等学来的经验。
两种都很重要,缺一不可,直接经验可能会更深刻也学得更快。
如果父母每天相对比较焦虑,和孩子沟通不是很顺畅,可以找专业的老师沟通一下。孩子的不同阶段的教育方法是不一样的,孩子现在还在小学阶段,家长的影响力还是蛮大的。
四年级的孩子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制定规则,然后让同伴们去遵守,同伴们觉得这个规则不合理而不愿意去遵守,孩子就会生气,从而影响到和同伴的关系,这让你很着急。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孩子有规则意识是好事,可以和孩子沟通,告诉他你欣赏他对规则的重视。然后跟他解释,每个人对规则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是不同的,不能强迫别人。比如,在学校游戏时,有的同学可能觉得某个规则太严格或者不好玩。
也可以引导孩子一起制定更合理、更人性化的规则,让规则容易被大家接受。例如,在小组活动中,大家一起商量规则怎么定,让孩子明白规则是需要大家共同认可的。当同伴不遵守规则时,教孩子用平和的方式沟通,而不是生气,像说“我们之前商量好这样做会更好呢”。
您好,我是壹点灵的心理咨询师杨橙橙。孩子四年级,孩子规则感的建立是在3-6岁的时候。现在明显孩子处在一个规则感已经建立好的一个阶段,现在再来让别人遵守规则,想问一下,他之前的规则感好吗?如果规则感比较好,那么他现在让别人遵守规则可能是领导力的表现。要学会好处理和同学的人际关系,换位思考,情商,同感共情的能力。如果之前规则感建立不好,可能是现在孩子想纠正自己的规则感,有意识的想重建过去不好的规则感,就要让孩子在要求别人遵守规则的同时,自己也要遵守好规则。如果他爱制定规则,就要他自己也坚持的做好,维护自己建立的规则,让他从平时的小事上就自己坚持维护好自己制定的规则。在和别人制定规则时,要采取商量的方式,共同制定规则,换位思考。孩子如果大吵大闹,别人不遵守就要生气,那么要锻炼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可以深呼吸,或者做做儿童心理咨询,都有助于孩子调控自己的情绪。
谢谢您[玫瑰]
你好,孩子在0~6岁有很多不同的敏感期,其中一个就是规则敏感期,只是每个敏感期有个大概时间段,因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时间段也就会有些先后不同,每个敏感期如何度过对孩子的成长起一个关键的影响作用。没有很好度过的敏感会在未来某个时候会再次出现,戓者让这个敏感期延长,更?可能伴随终身。就如口欲期没满足的孩子,当孩子咬手家长不停的阻止,那孩子咬的行为也许会停,但后面会更严重的现像出现,有的还会到成年后还一直咬手。那我们回想一下在他小时候有这个规则敏感期吗?如果有他是否得到满足?
像孩子已经4年级了,也许就是没被满足的敏感期重现,也可能是其它原因,但此时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尊重和接纳,认可他的动机,适当做些引导,但不可以粗暴的制止和指责,否则这种情况会加重,时间线会拉长。
感谢你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到你帮助。
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孩子现在大约在九到10岁左右吧。
这个阶段的孩子由于受学校教育的影响,比如说,遵守课堂纪律,校园行为规范等等。孩子开始学着制定类似的规则给同伴。也有可能是模仿家长的行为。
并希望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分享给同伴,要求同伴遵守,当同伴不遵守的时候,他会生气,是因为他们破坏了他心中的秩序感。
制定规则可能是孩子渴望融入集体的一种方式,表明孩子很在意伙伴们中的形象和地位,制定规则,能保证游戏和活动正常进行。
如果是规则改变,游戏的氛围会受影响,游戏可能会被解散,孩子害怕解散失去朋友或者是被孤立。
也有可能是孩子心中有寻求认同和领导的地位,他希望通过制定规则展现自己的能力和地位,获得认可,满足自己的社交的欲望。
家长可以试着让他讲一讲制定规则的初衷,让他考虑同伴的感受。也可以让他的同伴也制定规则,让他也遵守。孩子们会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学会理解和宽容。
请问这规则是孩子一个人制定的还是与同班共同制定的呢?
规则大概内容是哪些方面的呢?
如果是孩子单方面制定规则并要求其他孩子服从并感到生气的话,首先需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对其他孩子的霸道行为并理解他人。想要做到这一点,您可以仿照他的行为,制定与他制定的类似的规则并要求他服从,并适时对他进行教育
四年级孩子喜欢制定规则并要求别人遵守,这其实是他们心理发展阶段的一个正常表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和规则意识,他们渴望通过规则来理解和掌控周围的世界。
当孩子发现别人不遵守他们设定的规则时,会感到困惑和不安,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意味着秩序的打乱。这种对规则的执着,其实反映了孩子内心对稳定性和安全感的追求。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是简单地批评或制止。
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孩子理解,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想法和行为方式。我们可以教会孩子如何以更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他人的不同,学会在尊重他人的同时,也尊重自己的规则。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或活动,帮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如何灵活地处理规则与人际关系。比如,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合作与协商,学会在遵守规则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选择。
面对孩子对规则的执着,我们需要以理解、引导和支持的态度去陪伴他们成长。通过耐心的沟通和实践的引导,帮助孩子逐渐学会在尊重规则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差异,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