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热线 400-626-0852

EAP热线 0571-28089956

服务时间(早8:00~凌晨1:00)

怎么去跟一个特别望女成凤的母亲去相处呢

匿名  

妈妈刚回来那会儿 我很难受 很复杂的感受 会有点自己的追求不被看到的感觉 好像一切喜欢 兴趣以及内心的渴望都是徒劳 做女儿要做女儿该做的事情 做学生更是 可我不懂 我想 抛开学生 女儿这层身份 我要先是我吧

只是有时在妈妈身边 留给自己真实随心的去做自己的时间太少了 或许在妈妈那里 时间是要留给学习的 表扬 欣赏和幸福也只能是留给所谓“好孩子”的 妈妈常跟我说过的一句话是“大家都在自己的位置上 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不想做的事多的去了 但这是你的义务”

学习渐渐成为一个负担 一个别人对我态度的评判体系 没有完成相应的任务换来的是一家子的争吵 和母亲的羞辱与谩骂 可我那样好累好累 不想一味胆战心惊的做着别人甩给我的任务 不是因为成就感 不是因为好奇 更不是追求 而是单单的希望和睦

太矛盾了 分不清妈妈对我到底是控制还是爱 分不清自己去做一些事情究竟是自己喜欢还是单纯的 避免争吵 冷眼 感到自己的自主性在一点点被吞噬 可拥有自主性的我也是矛盾和痛苦的

我有尝试跟父亲去说 可爸爸好像不理解这些挣扎 更是以“你要向哥哥学习 要学会伪装”作为答复 可我听完并没有觉得希望 而是觉得问题从来没有被认真解决过 自己这样反而越来越远离自己的意愿了 可他们又那么的不认真

回答
最佳答案
李振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李振,很高兴能回复您的问题。
感觉你对这件事的认知很清晰,你首先要是你自己,没毛病。看一本书,叫做《强势》。去试试
感谢您的信任,也祝福您的生活里阳光明媚。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信。

6个回答
孔巧洁心理咨询师

亲爱的朋友,你正经历着复杂且痛苦的内心挣扎,这种在家庭关系中对自我身份的困惑,以及对来自母亲的爱与控制的迷茫,是很多人都可能遭遇的。

心理学理论来看,这涉及到个体发展中的自我认同与亲子关系的冲突。在青春期到成年早期,个体开始努力构建自我认同,渴望成为独立的个体,这与父母传统的期望和教育方式容易产生摩擦。你的母亲似乎秉持着传统的观念,强调角色义务,这与你追求自我、渴望自主的需求背道而驰。这背后还关联到控制型教养方式的影响,控制型父母往往会过度强调服从和遵循规则,忽略孩子的情感与自主需求,导致孩子产生压抑、矛盾的情绪。

以下是一些行动建议,帮助你应对这种困境:

1. 与母亲深度沟通
找一个双方都心平气和的时间,与母亲进行一次真诚的对话。在沟通时,尽量避免指责,而是聚焦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你可以说:“妈妈,当你总是强调我要完成学习任务,忽略我的兴趣爱好时,我觉得自己像一个学习机器,没有被当作一个有情感、有追求的人看待,这让我感到很痛苦。”同时,倾听母亲的想法,也许她有自己的担忧和期望,通过交流增进彼此的理解。

2. 明确自身兴趣与目标
在这种混乱的状态下,更要花时间去探索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目标。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活动,比如参加绘画、音乐、体育等社团,或者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来发现自己的热情所在。一旦明确了自己的兴趣,就可以与母亲分享,并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也能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爱好。

3. 建立边界感
当母亲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进行羞辱谩骂时,要学会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边界。比如,你可以坚定地说:“妈妈,我知道你对我有期望,但你这样的羞辱和谩骂让我无法接受,我希望我们能以更尊重的方式交流。”同时,对于一些明显不合理的任务,可以委婉拒绝,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4. 拓展外部支持
除了与父母沟通,还可以寻求外部的支持。比如和老师、朋友倾诉,他们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你理解和建议。学校的心理老师也是很好的求助对象,他们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帮助你梳理情绪,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 自我肯定与情绪调节
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肯定,告诉自己追求自主和个人兴趣是合理的。当感到痛苦和矛盾时,尝试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运动等。通过这些方式,让自己在面对家庭压力时,保持相对稳定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

改变家庭关系和找回自我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要因为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效果而气馁。只要坚持努力,你一定能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和幸福。

童炜心理咨询师

你好!从你的问题来看,我感到你不想服从母亲的一切命令,尤其是学业上的命令。这说明你开始有了自我意识,想要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了。非常好,这是人成长的必要过程。显然你的母亲对你有另外的期待,与你自己想要的不同。正好马上要过年了,你和母亲应该都会有比较多的休息时间。我建议你可以和母亲关于“期待”平静认真的交流一下。你们可以说说对彼此的期待以及自己对自己的期待。通过这样的交流,你们有机会互相了解对方的想法。不必试图说服对方,只要理解对方就是很好的开始了。
如果在此之上你也能从母亲的角度思考一下问题,或许就能找到折中的办法。但那是下一步的事了。总之,先开个头吧。
祝好!

张艺心理咨询师

我首先想告诉你,你的感受是合理且正常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在家庭关系中遇到各种挑战和困惑,特别是在与父母的互动中。
从你的描述中,我感受到你在与母亲的关系中经历了很多复杂的情感。你渴望被理解、被尊重,希望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去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渴望。然而,母亲的高期望和严格的要求让你感到压力很大,甚至有时觉得自己的追求和渴望都被忽视了。这种感受可能让你觉得困惑和矛盾,不清楚母亲的行为到底是出于爱还是控制。同时,你也感到自己的自主性在一点点被吞噬,这让你更加痛苦和挣扎。在处理与母亲的关系时,我建议你尝试以下几个方向:
1、 表达感受:
找一个合适的时机,与母亲进行开放而真诚的沟通。告诉她你的感受、困惑和期望。让她了解你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以及你希望得到的支持和理解。

2、设立界限:
在沟通中,尝试与母亲共同设立一些界限。这有助于保护你的自主性和个人空间,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和冲突。

3、寻求支持:
如果与母亲的沟通效果不佳,或者你觉得无法独自应对这些挑战,不妨与朋友、亲戚或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分享你的感受和困惑,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建议。
4、自我关怀:
学会关怀自己,给自己时间和空间去疗愈和成长,提升自己的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
5、 理解母亲:
尝试从母亲的角度去理解她的行为和期望。她可能也有自己的压力和挣扎,只是表达方式可能不够恰当。通过理解她的背景和心理状态,你可以更好地应对与她的关系。
与母亲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不要期望一蹴而就,而是要保持耐心和坚持。通过持续的沟通和努力,你们之间的关系可能会逐渐得到改善。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刘丹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平台的心理服务者刘丹,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您觉得在妈妈身边,留给自己真实随心的去做自己的时间太少了,自己的追求不被看到,一切喜欢的兴趣以及内心的渴望都是徒劳,您很想做自己,但您压抑的情绪让您很矛盾、也很痛苦。我这样理解正确吗?
首先我能理解您的心情,您所经历的仿佛把我带回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我觉得您是位懂事的孩子,同时具有那个年龄的特征。以下是我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提高对自己的认知:您要做自己是一种选择。要做怎样的自己,您需要有正确的定位。2、用正确的方法和父母沟通:用您的行动和结果来支持您的想法。站在父母的角度,他们的思想也是正确的。3、让自己拥有快乐的能力:心情不好时,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释放压力
感谢您的信任。如有疑问,欢迎私聊!

杨橙橙心理咨询师

你的要抛开掉自己是女儿,是学生这些,想先是自己这些想法是很值得鼓励的。可能你做女儿、做学生让你做的并不像是你自己,可能是违背了你自身的意愿,可能只是你的人格面具。这些都不是真的你。其实,在妈妈眼里,只有好的才是被肯定的、被鼓励的、被赞扬的。但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有自己的阴影。妈妈对你是控制的,爸爸也是,所以才会说:“你要向哥哥学习,要学会伪装。”这是父母的一套处理问题的方式,可这个并不一定适合你。你有你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你现在的自主性的发展,就是在发展出一条自己处理问题的路径,也是找到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加油,希望你坚持你的自主性,去探索属于自己的一套方法和应对路径。爸爸妈妈还是爱你的,但也是控制的。你可以用你自己发展的一套方式去应对父母和身边的问题。你的为了避免争吵、冷眼,而去完成别人甩给你的任务,你感到自己的自主性被一点点吞噬。你要建立自己的边界,对强加给你的种种任务表示拒绝,你可以和爸爸妈妈商量,按照你自己的意思来安排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把自己一点点拉回自我的轨道,不被外在的那些任务一点点吞噬。你可以对爸爸妈妈对你边界的侵扰表达愤怒。我们总是习惯做一个“好孩子”,殊不知,这样的你,内心压抑着对爸爸妈妈的愤怒。当你向爸爸妈妈表达了这些愤怒后,就是在保留自己的边界,维护自己的独立性和空间。希望,你能拥有自己的自主性,和爸爸妈妈商量好,走上自主的路。

沈越心理咨询师

我能感受到你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母亲期望的无奈,也有对自己身份认同的迷茫。你渴望在妈妈面前展现真实的自己,同时也希望获得她的认可与支持,这种矛盾的心情非常能理解,或许也是你今天在这里寻求帮助的原因。

心理学角度来看,你提到的“自主性被吞噬”涉及到自我认同和外部期待之间的冲突。每个人都有追求自我实现的愿望,而当外界的要求,比如妈妈的期望过于强烈时,可能会抑制个人的内在需求。你提到妈妈常用义务来要求你,这可能让你感到压抑。这里有个问题想跟你探讨:你觉得在哪些方面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既满足妈妈的期望,又能保留自己的兴趣和追求?

建议尝试以温和的方式与妈妈沟通,表达你的感受和想法。可以告诉她你对未来的规划以及内心的真实渴望,让她了解你也需要空间去探索和发展自我。同时,试着从小事开始设定界限,比如安排一些专属自己的时间去做喜欢的事情,逐步建立自己的边界感。

另外,虽然爸爸目前未能给予你想要的支持,但他也许有他的顾虑。不妨再找机会深入交流,让他明白你的困境和真实想法。重要的是,记住你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成绩上,而是多方面的。你有权追求让自己感到快乐和充实的生活方式。希望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也希望能帮助你缓解一些困惑。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