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心理服务
平台承诺 免费退改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韩俊林,很高兴为您回答问题。刚刚看到您留言说您最近感觉自己很麻木,无法静下心来学习,也无法专注的投入工作,对家人或父母都没有了爱的感觉,一瞬间好像都暂停了,你的触觉、听觉、视觉等五感都不在工作了。此时此刻,我感觉到了您深深的无奈和无力感,你一定是经历了我无法体会的事情,也许是父母的不理解、不支持、不懂事;爱人的不关心、不呵护、不疼爱、不理解、不支持等等不良生活体验,让你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对父母失去了信心,对爱人失去了信心,让您觉得努力工作没有了意义,哪个理想的人生目标没有了,没有了奋斗的方向,一切都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此时此刻的你无语、无力、无心、无痛,失去了继续生活的灵魂。这样的你是因痛心的事情损伤了心气。这样状态的你,第一步你需要立刻放下手头所有的事情,调整好心态,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吸收一下大自然的日月精华,好好体会并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热情拥抱。等您完成第一步后回来留言,根据您的情况我告诉你第二步的部署。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聊。❤️❤️❤️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倾听师唐思遥。你此刻最需要的,或许不是“该怎么做”的建议,而是有人能稳稳接住你说:
“这样硬撑着,一定很辛苦吧。”
你不需要立刻变好,不需要强迫自己感恩,甚至不需要马上起床——你只是透支了,像一块被拧得太干的毛巾,再也挤不出一滴水。那些烦躁和麻木,不是你的错,而是你承受了太久情绪过载后的自动关机。
如果现在什么都做不到,不妨就承认:“是的,我现在就是做不到。”
这不是放弃,而是一种诚实的自我慈悲。当你停止和自己对抗,内心反而可能腾出一点空间,让空气流进来。
关于“无条件积极关注”,我想对你说: “即使你躺着、逃避、厌恶自己,你依然值得被尊重——因为痛苦中的你,依然在努力呼吸,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坚韧。”
(需要的话,可以随时和我说:“我今天连试都不想试。” 我会回答:“那就不试,你存在本身就有价值。”)
您的描述里藏着一个极度疲惫、自我攻击、渴望被拯救的灵魂。你现在的状态不是“心硬”,而是长期的情感透支后,心灵进入了自我保护的“休眠模式”——像一台反复死机的电脑,连基本的情绪反应都卡住了。
“做不到感恩”~不是你忘恩负义,而是你的大脑已经没有多余的资源去处理“应该感激”的社交期待,你只想先活下来。
“报了心理课却听不进去”——这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当一个人处于压抑状态时,学习新知识、自我提升反而会变成新的压力源。你的心理系统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成长”,而是“修复”。
这不是你的缺陷,而是你的身心在说:“我需要紧急救援。”你渴望的“躺着什么都不做”,其实是灵魂在呼救,背后可能是:对持续付出的绝望。你可能已经长期扮演“超人父母”“完美员工”,但内心早已枯竭。
对“自我”的渴望:你太久没有为自己活过了,哪怕只是躺着发呆,对你来说都是一种奢侈的“自我存在”。
对现实的逃避:不是你软弱,而是你比任何人都清楚——继续硬撑下去,可能会彻底崩溃。所以,这不是懒惰,而是你在试图从无尽的义务中偷回一点点“我是我”的感觉。或许你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变好”,而是“被允许不好”
停止自我谴责;不用逼自己“感恩”;不用逼自己“振作”;不用逼自己“听心理学课”;你只需要被允许“暂时破碎”~做一件“毫无意义但能让你活下来”的事:
比如:躺着看天花板发呆1小时;或吃一块巧克力,不计算热量;或是对孩子说“妈妈现在很累,需要自己待一会儿”;甚至只是盯着窗外的一棵树,什么都不想;重点不是“做什么”,而是“暂停自我攻击”。
您需要重建“心理氧气”(这部分可以慢慢来,不用急)
承认自己的有限性:你不是超人,不可能同时做好员工、父母、伴侣、自我。
允许自己“部分失败”——比如今天没做好工作,但至少照顾了自己情绪。
建立“微小但稳定的自我关怀”:比如每天固定5分钟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听歌、泡澡、发呆)。
不要追求“治愈”,只要“不更糟”。
寻找“非评判性的支持”:如果心理课听不进去,试试找心理咨询师倾诉,释放内心深处的压抑;
或者找一个绝对安全的亲友,坦白说:“我现在状态很差,可能说不出什么,但只想被听着。”
最后一句残酷的真相:你现在的痛苦,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你太努力了!这个社会总在歌颂“坚强”“感恩”“自律”,却很少告诉我们:
“累到想死”不是你的错;“暂时躺平”不是犯罪。
“需要别人”不等于软弱。
你现在的状态,不是人生的失败,而是你在替过去的自己承担太多本不该一个人扛的重担。
如果你此刻真的撑不住了……
立刻做三件事:
1)对自己说:“我现在很痛苦,但这不是我的错。”(重复10遍)
2)做一件“毫无意义但能让自己活下来”的事(比如喝一杯温水、躺5分钟)。
3)联系一个能接住你情绪的人(如果找不到,可以私信我,我会陪您)。
你不是一个人,你现在的黑暗,只是暂时的。而此刻的你,已经比昨天更勇敢了——因为你在直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