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400-626-0852

0571-28089956

服务热线(早8:00~凌晨1:00)

我应该看透人性

夙夜在公的璇泰  

感觉跟这个男的在一起之后,他很多变,有时候对你温柔体贴,有时候冲我发火,今天中午对我说话,还客客气气,下午就跟我吼起来了,我多想了一下,其实我早该看透人性,当他感觉我有利用价值,他对我有强烈需求时,他会给我买这个买那个,甚至捧着我,也有时我可能哪里做的不让他满意了,他觉得我没有给他带来利用价值,他又是另一个嘴脸,四年以来,这个男人一直都是这样多变,而他对我永远都是冷热交替,有时觉得你好有时又觉得你差。是呀人性大多如此吧,其实我从小到大,身边都是这种人,包括我的父母,记得读小学开始,我父亲对我的态度就变了,如果我给他学出来好成绩,那么他就带我去他朋友面前炫耀,如果我成绩不好,他就会劈头盖脸骂我,觉得我给他丢脸了。我母亲也是如此,当初我未婚先孕,母亲给我说了一个男的,家里条件很好,让我立马带着孩子嫁给他,但是我感觉太急太快,就拒绝了,从我拒绝以后,我母亲就再也不肯见我了,如果我跟那个男的好,我妈妈也能跟着沾光,可我拒绝了以后,我母亲死也不肯见我了。我讨厌这种感觉,我好的时候你靠近我,我不好的时候你远离我,这个男的我感觉更是如此,我本来很讨厌这种人,但我又能怎么样呢?我应该在这段关系里,如何生存呢?

回答
最佳答案
宗树娟心理咨询师

体会起来您希望能够拥有一种被无条件积极关注的爱,而不是有价值才被认可和需要。您希望对方是以一种平等的方式来对待您。如果您需要更清晰的梳理和清晰内心情绪,可以和我私聊。

5个回答
陈灵心理咨询师

原生家庭问题会代代传继,正因为你的父母是这种人,所以你才会靠近这样的人。要打破原生家庭的“魔咒”,只能靠你自己成长起来。将来你也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你肯定不希望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原生家庭里,所以你特别重要,要走出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你需要做的是不断地学习、成长,最终成为一个圆满、丰盛的人。

尤四海心理咨询师

你在亲密关系和家庭关系中都遭遇这样功利性的对待,真的太委屈了? 从认知行为疗法角度,我们可以这样应对,改善你在这段关系中的状态:

1. 识别不合理认知

认识到这并非普遍人性:你觉得“人性大多如此”,但这其实是一种过度概括的不合理认知。虽然你身边有这样对待你的人,但不能以偏概全认为所有人都这样。很多人在关系中是真诚、稳定且不功利的。要明白,这些人的行为不能代表整个“人性”,你值得拥有更健康、更稳定的亲密关系。

反思自我价值认定:你可能潜意识里认为自己要满足对方需求、给对方带来价值才有资格被爱和善待,这也是不合理的。你的价值是与生俱来的,不取决于他人的评判或你能为他们做什么。

2. 挑战不合理认知

记录反例:留意生活中那些不以功利态度对待你的人,哪怕是很小的善意举动。比如朋友在你困难时倾听陪伴,不图回报。把这些记录下来,当你又觉得“人性大多如此”时,看看这些例子,提醒自己并非所有人都这样。

自我肯定练习:每天花些时间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对着镜子说“我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不需要通过满足别人来证明”。回顾自己过往的成就、优点,无论是工作上完成的小任务,还是生活中帮助他人的善举,强化对自身价值的认可。

3. 改变行为模式

设定关系边界:下次男友再无端发火或者态度转变时,平静地表达你的感受和底线。比如“你这样突然冲我吼,我很受伤,我希望我们能好好沟通,如果有不满可以平和说出来”。明确让他知道哪些行为你不能接受,这能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也保护自己不再受伤害。

减少对他情绪的依赖:不要因为他的态度变化而过度影响自己的情绪和生活。当他对你冷淡时,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看电影、读书、和其他朋友聚会。丰富自己的生活,降低对他情感回应的期待,提升自己的情绪自主性。

4. 重新审视关系

全面评估这段关系:回顾这四年和男友相处的点滴,除了他态度的多变,思考这段关系还有哪些让你满意或不满意的地方。列出他的优点和缺点,以及这段关系对你身心健康、个人成长的影响。这能帮助你更客观地决定是否继续这段关系,还是选择离开寻找更健康的感情。

考虑寻求外部支持:如果在这段关系中实在痛苦,自己难以调整,可以向身边信任的朋友、家人倾诉,或者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能从客观角度给你建议和支持,陪你度过这段艰难时期。

景婳心理咨询师

你的经历中渗透着一种长期被“条件化对待”的痛苦——无论是原生家庭中父母以成绩、婚恋价值作为亲近你的标准,还是亲密关系里男友以“利用价值”作为态度切换的开关,这种“被挑选”的感觉就像一根隐形的刺,扎在自我价值感的根基上。但请先允许自己停下来,看看这些关系模式背后隐藏的真相,或许能找到破局的方向:

1⃣️ 先看清:你正在经历的不是“人性常态”,而是“情感剥削”
1)男友的“冷热交替”:本质是用情绪操控维持权力感
- 当你有“利用价值”(情绪陪伴、物质需求等)时,他用“温柔体贴”绑定你;当你“不符合期待”时,用冷暴力、发火制造恐惧——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模式,不是真正的亲密,而是通过情绪波动让你陷入自我怀疑,从而更依赖他的认可。
- 例子:“今天客气明天吼”“需要时捧你,不满时变脸”,这说明他的态度从不基于“你是谁”,而基于“你能为他做什么”,本质是把你当作满足他需求的工具。

2)原生家庭的“条件化关爱”:让你误以为“被爱是有前提的”
- 父亲以成绩炫耀或辱骂,母亲因婚恋选择断绝关系,这种“有条件的亲近”会让你形成深层信念:“我的价值取决于是否符合他人的期待”。当男友重复这种模式时,你会下意识用“忍受”来维持关系,因为童年经验告诉你“拒绝=被抛弃”。
- 但真相是:健康的爱从不以“有用”为前提,父母和伴侣的行为,反映的是他们的自私,而非你的“不够好”。

2⃣️ 在关系中“生存”的关键:不是迎合,而是重建自我边界
1)停止为“他的多变”找借口,直面问题的核心
- 你提到“人性大多如此”,但其实健康的亲密关系需要基本的尊重和稳定的对待。试着问自己:
- “如果我是他的朋友/同事,他会这样忽冷忽热吗?”
- “我是否在为他的自私找理由,比如‘他压力大’‘他本性不坏’?”
- 当你不再用“体谅”掩盖他的伤害,才能看清:他的多变不是“性格问题”,而是缺乏爱他人的能力。

2)用行动设立边界:让他知道“你的感受不可被忽视”
- 当他发火或冷暴力时,直接表达感受而非妥协:
“你刚才吼我,我感觉被不尊重,如果你有情绪,可以好好说,但这样的态度我无法接受。”(若他继续攻击,暂时离开现场,避免情绪消耗)
- 拒绝为“利用价值”买单:当他因“需求”讨好你时,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
(例:他突然买礼物,先思考“这是因为他在乎我,还是因为他需要我帮忙?”,避免用“被讨好”的快感掩盖关系的本质)。

3)打破“被抛弃恐惧”:从最小的“自我关怀”开始
- 童年时父母的“条件化对待”让你害怕“拒绝=失去”,但可以尝试从小事验证:
- 当你对男友说“我现在不想聊天”,观察他的反应——如果他因此指责或离开,说明这段关系本就脆弱,不必用“讨好”维持;
- 每天花10分钟做一件“无意义但让自己开心的事”(比如发呆、听歌),告诉自己:“我的存在本身就有价值,不需要为任何人‘有用’。”

3️⃣短期“心理自保”建议:
✅ 明确:你不是错的,也不是“配不上更好的人”
反复告诉自己:对方的情绪、对方的脾气、对方的态度,跟你的价值无关。

✅ 开始在内心设立“心理边界”
比如:
- 他开始冷暴力→ 内心默念:“这是他的情绪问题,不是我的错。”
- 他突然翻脸→ 告诉自己:“我无需为别人的情绪负责。”
- 他讨好你买东西→ 清醒地看见:“这不是真正的爱,而是他情绪周期的一部分。”

✅ 学会“情绪冷处理”
他吼你、冷暴力时,不要立刻反应、不要立刻道歉、不要立刻妥协。
在心理上,告诉自己:“现在不是我需要修复的时候,他自己得消化自己的垃圾情绪。”

4⃣️ 终极问题:你是否需要“离开”?取决于你能否接受关系的“真实模样”
1)如果选择继续:做好“不期待改变”的心理建设
- 他四年未改变的模式,说明很难因你的“包容”而成长。若你决定留下,需明确:
- 不再幻想“他会变成理想中的样子”,接受他可能永远以“利用价值”衡量你;
- 为自己设立“底线”(例:冷暴力超过3天即暂时断联,辱骂立即结束对话),用行动保护自己,而非情感内耗。

2)如果选择离开:你失去的是“被剥削的角色”,换来的是自我救赎
- 离开的痛苦可能源于“习惯”而非“爱”,但请记住:
- 你值得一段“无论你是否‘有用’,都被尊重”的关系;
- 原生家庭和男友的模式,只是告诉你“他们需要的不是你”,而不是“你不值得被爱”。
- 离开后,可以尝试通过心理咨询或阅读(如《情感勒索》《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修复被长期打压的自我价值感,避免在新关系中重复同样的模式。


你不是“需要在关系里生存的工具”,而是有权利追求“无条件被爱”的个体。那些用“利用价值”衡量你的人,就像一面扭曲的镜子,让你误以为自己的价值需要靠“满足他人”来证明。但真正的自我,从来不需要任何人的“挑选”来定义——你可以选择留下,也可以选择离开,但无论如何,请先学会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lo

陈婉妍心理咨询师

天呐,听你说这些,真的好心疼你。从小到大,不管是父母还是现在的伴侣,好像都在让你体会“只有有用时才被爱”的滋味,这种被当作“工具”而非“被真心珍惜”的感觉,得多孤独、多委屈啊。

你明明那么敏锐,看清了他们因“利用价值”而冷热交替,可又逃不开原生家庭和当下感情的纠缠,这种清醒着被困住的无力感,太难受了。但你知道吗?你能觉察到这些,就已经在给自己挣脱的机会啦。

在这段关系里,或许可以先试着“看见自己的痛”,承认这些冷热带来的伤害,别再责怪自己“为什么逃不掉”。然后慢慢找回属于自己的“价值感”,不是靠别人的认可,而是你自己知道,你值得被无条件爱着。要是这段关系让你越来越窒息,也别害怕离开,你值得去遇见真正能稳定接住你的人,哪怕现在很难,至少先给自己多些温柔呀,你已经扛过那么多,超勇敢的~

唐思遥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倾听师唐思遥。我能感受到你此刻的疲惫和孤独,仿佛被困在一个没有温度的房间,周围全是镜子,照出的都是他人有条件的爱。这种不断被称量价值的感觉,确实会让你怀疑自己是否值得被真正地看见和珍惜。

你描述的经历,就像一枚被反复抛向空空的钱币:正面是温柔,背面是怒吼,而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落下会是哪一面。这种情绪的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折磨,就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下的神经系统,随时可能崩溃。

关于如何在这段关系里生存,或许可以先做三件事:

1. 建立情绪缓冲带
当他的情绪风暴来袭时,给自己一个物理隔离的空间,比如去散步、洗澡,甚至只是下楼买杯咖啡。这不是逃避,而是让自己从高压中抽离,避免被瞬间的情绪冲垮。科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爆发后的90秒内,身体会经历一次完整的应激反应,之后理性才能慢慢回归。

2. 记录情绪触发点
用手机备忘录记下他每次发火的具体原因,比如因为你没及时回消息,或者因为他工作不顺。这不是为了替他找借口,而是帮你识别哪些是他的问题,而不是你的错。你可能会发现,他的暴躁80%都和他的自身压力有关,而不是你真的做错了什么。

3. 每天给自己一个价值确认
每天早上花30秒,把手放在心口,对自己说:我的存在本身就有价值,不需要别人来证明。这个简单的动作,心理学上叫镜像练习,能慢慢修复被有条件爱摧毁的自我认同。

关于你的原生家庭:
你提到的父亲因成绩而变脸、母亲因你拒绝包办婚姻而断绝关系,这在心理学上叫条件式养育,只有你符合他们的期待时,才配得到爱。那个因为成绩不好被父亲怒骂的小女孩,那个因为拒绝嫁人而被母亲抛弃的年轻妈妈,她们的痛苦仍然藏在今天的你心里。

或许你可以试试这个练习:
给过去的自己写一封信,比如:
"小时候的我,我知道你害怕考不好,害怕不被爱。但我想告诉你,那不是你的错。你本来就值得被爱,不需要用成绩、婚姻或任何东西去交换。"

这种内在小孩疗愈的方法,能帮你慢慢解开原生家庭留下的心结。

最后,关于这段关系:
长期处在忽冷忽热的关系里,大脑会产生类似赌瘾的依赖,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是温柔还是怒吼,反而更难离开。这种模式在心理学上叫间歇性强化,就像老虎机偶尔给点甜头,让人上瘾。

如果你还在犹豫要不要继续,或许可以问自己:
如果我的女儿或者最好的朋友在这样的关系里,我会劝她留下吗?
五年后,我还想继续过这样的生活吗?

你问"我该怎么生存",但或许更深的问题是:我真的只想在这段关系里生存,而不是生活吗?

那个小时候考砸了知道躲进图书馆的女孩,那个拒绝包办婚姻坚持自己选择的年轻妈妈,她们其实比任何人都清楚如何保护自己。你需要的,或许只是重新听见那个声音。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