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心理服务
平台承诺 免费退改
我从小对交朋友很谨慎,很担心上当受骗。交往的
朋友,除了同学同事,通过靠谱朋友认识的,其他
人都很小心。我觉得单独一人搭朋友的车必须了解他(她)在哪工作,而且认为要确认朋友工作单位真实性,必须亲自去他单位亲眼见到。但是,在生活中,有时感到很纠结,在交友上也有障碍。比如:生活中在健身房认识的朋友,和都是女性。认识了几年了,也有一些了解的,她的工作单位啥的也了解一些。但没有去过她工作单位看过。
我和她平时也约一起玩,都在本地。前段时间她买
了车,也邀我顺便搭她的车在市内逛玩。我心里就
有了纠结,心想一个人搭她的车不知道是否要去她单位确认工作属实不。但现实中她也没邀请我去,冒然前往,也不太礼貌。人家单位可能也不喜欢闲人进去。我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去。虽然生活中对她也有一定了解,也建立起了友情,但还是纠结。
我也会向其他朋友打听别人交友细节,问他们坐朋
友的车要去工作单位确认吗?但其实没人能细说,
然后觉得你问的好奇怪,不喜欢回答。她们可能交
往的情况不一样。
朋友你好,听起来你对交朋友安全性的考虑是到其工作单位确认是否属实。可是,一个人是否是我们常说的骗子,和工作属实有必然的联系吗?有工作且属实的一定不是骗子吗?没工作的一定会是骗子吗?我想你想确认的是对方说话的真实性,看他是否有撒谎,这些其实可以从你们平时的交谈中的其他事情来判断,即便确认工作是否属实,也并不一定就要到其工作单位去,比如聊天时你可以自然的问问几点上班啊,走那条路啊,早高峰会不会堵车之类的,也可以聊聊单位里的趣事,其实也是可以判断其工作性质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你好,对陌生人相处有防范心理是好的,但过度敏感会给自身增添负担。信任是靠时间相处积累,不要预设不好的结果,保持“防范”,轻松相处即可。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张倩倩。听了你了描述,我能理解你的纠结,就像手里拿着一把尺子,总想量一量朋友之间的安全距离。这种谨慎其实挺像咱们过马路时左右张望的习惯,虽然有时候绿灯亮着,但还是忍不住多看一眼,生怕有意外。
你说“必须亲眼见到工作单位”,这让我想起人们总说的“眼见为实”。但你知道吗?现在很多快招公司的骗子反而会把假办公室布置得特别逼真,所以有时候“眼见”也不一定“为实”。
我们可以试试这样给信任打分,下次想搭车时,拿出手机备忘录:
认识几年了?(每1年+10分)
起吃过几次饭?(每次+5分)
有没有共同朋友?(有+20分)
如果总分超过60分,就告诉自己:“这个分数够我系上安全带了”
也可以短程让她顺路捎你去地铁站,
途中观察她开车稳不稳?等红灯时会不会玩手机?也能帮助我们判断这位朋友值不值得信任。
你提到“别人觉得我问得奇怪”,这其实很正常——就像有人吃火锅必点肥牛,有人只吃香菇,每个人对“安全”的定义都不一样。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安全边界。关于那位健身房朋友,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想: 她主动邀请你搭车,说明信任你,你们认识几年了,要是有问题早该暴露了,与其纠结去不去她单位,不如想想:“如果这次搭车很愉快,那你们的友谊会不会更进一,收获一份更深厚的友谊。
真正的信任不是百分百的确定,而是在九成的了解中,给那一成未知留出呼吸的空间。下次当你又想验证什么时,不妨先问问内心:“此刻我需要的是安全感,还是控制感?”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就是打开心锁的第一把钥匙。
最后感谢你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你只是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犹犹豫豫这样子很难交到朋友的,但是你的性格的话也能理解
看起来你在交友这件事上真的很谨慎的,这种纠结也能理解。毕竟你有自己的交友原则和担忧。不过你和这位健身房认识的朋友都认识几年了,也一起玩过,或许她是值得信任的呀。如果您需要可以连线我们平台,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