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热线 400-626-0852

EAP热线 0571-28089956

服务时间(早8:00~凌晨1:00)

我还怎么调整自己好呀

匿名  

防公婆,防老公,他们的思想太落后了,现在有了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受不了他们的观念,矛盾也越来越多,感觉我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特别焦虑,老公也情商低,跟着他的父母一起打压我,让我服从于他们,现在我刚回到工作岗位,哺乳期工作也忙,加上他们的这种不负责的态度,他们纯粹不是为了照顾孩子而是有一种刁难我的态度真的太让人受不了了,讲究方式方法婆婆还说我是个小人,我怎么摊上了这样的一堆破事~

回答
最佳答案
宫学礼心理咨询师

你好,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宫学礼。
调整自己的方式很多,你需要经常能感受到自己真实感受并能真实表达出来,用积极正向的肯定来和自己潜意识对话。

11个回答
罗爱宇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者罗爱宇。
看到你好像有些被压抑的想尽快找到出口。让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怎样困扰着你,可以怎样应对呢?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聊。

许华楠心理咨询师

后面的描述确实感受到了你的不容易,但是前面的防老公还是没理解,可以说一下吗?

龚晓容心理咨询师

很理解你的感受,很多家庭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孩子出生后各种问题就出来了,需要一些技巧处理,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

解正国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的心理咨询师解正国。从您的描述中,我能感受到因为婆媳之间生活相处给您带来的焦虑悲伤甚至是愤怒。婆婆的一意孤行、丈夫的盲目站队,没能考虑到您的感受,让您感觉委屈,我也为此感到难过。而婆媳相处一直以来是个比较深刻的社会话题,如何充满智慧的去面对处理却也需要您的努力。
看的出,您对生活抱拥有一定的期待,渴望生活美满,一家和谐相处,孩子健康成长,为此付出努力。而婆婆和老公跟您拥有共同的目标,一起照顾孩子,给孩子的成长创造条件,初衷是一样的。
婆婆由于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成长环境的不同,跟您的价值观和生活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待事情有着不同的看法,您不妨抱着“求同存异”的思想去和婆婆相处,允许存在不同的理念,寻找共同共存的想法,对于一些非原则事件给予一定的包容,对于原则性事件努力沟通。发现婆婆一些积极正向得到您认可的一些事情,并给予赞善和认可,让他感受到被尊重,在此基础上对于分歧再提出自己的看法,沟通起来会更加顺畅,当然这样并不是让您委曲求全,而是采用一些技术方法去相处,为了目标而做出的选择。另一方面,丈夫需要发挥他在家庭中的功能作用,毕竟他是最了解您和他母亲的人。家庭中同样拥有边界,丈夫承担起责任和父亲、儿子的角色,从中树立规则和界限,起到缓和和调停的作用,这需要您和丈夫积极有效的沟通,你们是夫妻,是枕边人,跟丈夫沟通比婆婆沟通会更容易一些。
最后感谢您对平台的信任,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马权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马权。感谢你对平台的信任。

防老公,防婆婆,防着他们把孩子带坏,你的理念和做法得不到认可,没人理解,没人支持,自己有些无奈和无助。
育儿理念不同会导致很多冲突,这在很多家庭中都可见到,尤其家中是三代人一起生活,更是如此,这种情况下可能协调起来会更困难。说服老公和说服婆婆的难度是不一样的。
但不管理念怎么的不同,你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任务是共同的。就是把孩子养育成健康快乐的人。既然目标一致,那是否可求同存异,形成统一战线呢?
没人愿意被他人防着,这会形成更多冲突。我想是否可以通过沟通先争取老公的支持,这样在育儿这件事情上你至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然后再慢慢取得大家共识。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有疑问,可私信我进一步沟通。

李月凤心理咨询师

你好,工作的压力,哺乳期的辛苦,再加上家人的不支持,有时确认会让人抓狂,真想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目前最主要的是调理好身体,调整好自己的心情,一时间要把所有的事情都理清,可能压力会更大,当你能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外部的世界也会投射给你美好的一面。

杨莉华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杨莉华。
看了你的描述,很理解你的感受。我也是从这阶段过来,当时的困惑、痛苦和你是一样的。
现在回想起来,确实现实摆在面前,我们很难说让婆婆回家,也不想去离婚,那么怎么办昵?确实应该用好的技术方法来解决。
先就是界限的问题。你和老公是教育孩子的主要负责人,但是因为有时我们确实需要婆婆的帮忙,所以一定要争取老公和你站在一起的。这真的要理性沟通了,该包容就包容,该拒绝也拒绝,但是要有肯定认同。这样才容易争取老公的支持。

武筱薇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师魏雪梅。
公婆,老公,孩子,还有您,在一个家庭里,确实不容易处好关系,这里面确实要有几个区分,哪怕他们不懂,您也要知道,您和老公孩子,您三个是一个家庭,老两口是一个家庭。两个家庭是有界线的。界线不清,就容易有矛盾。住在一起,就更不容易分清楚。就是有好几个动力系统在起作用。可以选择一些两家人各自独处的时间,然后您一家三口在一起时,和老公沟通一下。

蔡青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平台的心理服务者,看到你提到身处在公婆和老公落后的价值体系里的痛苦感,而更痛苦的是你没有一个支持人,老公也是站在公婆一边甚至要求你也遵从他们的价值观,假如你调整沟通方式还被理解为“小人”这真是一个令人苦恼的境况

我想你上班,孩子交由他们照顾,估计也是内心充满了纠葛,在不得不这样的选择下内心充满了冲突。
这其实是一个极为普遍的家庭矛盾现状,而在这个家庭关系里,排序还呈现了问题,就是似乎老公更站在父母的原生家庭那边,与原生家庭没有清晰的界限,特别是心理的界限

这样的家庭大多会下出现各类的矛盾,现在的关键是你的老公,你要把他的心吸引回来,想想你们恋爱的时期,彼此吸引时,你的话对于他一定是凑效的,所以呢,现在你要懂得为自己拉拢“战友”想尽一切办法搞好与老公的关系,虽然眼下他也是你的对立面,但是你要用女性的智慧把他吸引过来,多暖他的心,建立好你们的夫妻关系,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再谈与公婆的相处沟通,只要你和老公的关系好,公婆那边就比较好处理了,因为你老公的观点他们无论如何都是会顾及的,而且看你们小夫妻感情很好的话,他们也不好刁难你。

当然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确实不容易,需要你做很多的调整,但是呢,毕竟你们有可爱的宝宝,你所做的一切努力就当是送给宝宝最有价值的一份礼物“一个好的家庭氛围”,此礼物价值百万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

过程不那么容易独立做到,所以建议你可以请教专业的情感婚恋心理咨询师,一起来梳理,完成家庭关系的重新排序和建立。

只要有心,就会有好的转变和结果。
希望我的回复对你有所帮助,祝福你幸福。

林书瑞心理咨询师

你好,我是壹点灵的心理咨询师林书瑞,很高兴能够回复你的问题。

看到你的留言,婚后跟公公、婆婆在相处的过程中,存在很多观念上的差异。特别是随着孩子的出生,在育儿方面的矛盾增多,每天处在这样的环境,让你很焦虑。而且丈夫不但没有体谅你,还跟着公婆一起打压你,站在你的对立面,这让你非常难过、生气,是这样吗?

同样作为母亲,作为一个妻子,儿媳妇的身份,我特别能够理解你,跟你感同身受。不仅要承担工作上的压力,回到家还要应对复杂的家庭关系,得不到家人的理解,真的太不容易了。

首先,婆媳关系的问题,隔代育儿的矛盾,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同年龄段的人生活在一起,这种观念、生活作息上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无法避免的。有时候,即使跟我们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也难免发生争执,更多的时候,可能需要我们这些更容易接受新观念的年轻人迈出改变的那一步,去包容去理解。

其次,一定要想法设法团结自己可以团结的力量。就像其他心理老师所说的那样,丈夫,是你在这个家最为亲密的盟友。尽管他现在表现得“不作为”,但是作为“枕边人”,我们可以以一种温和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去灌输我们自己的观点,如果丈夫本身比较有主见,那么你可以再适当的时侯学会示弱,避免直接谴责他的父母;如果丈夫本身偏向听父母的意见,那你作为妻子是不是可以鼓励他的这种自主性,培养他的担当能力。而不是每次出现争端,都把你推在风口浪尖。

希望你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快乐的家庭氛围孩子也会感受的到。感谢您对我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私信与我交流。

周小晴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者周小晴。

从你的描述中,能感受到在育儿观念上面你与公婆的矛盾让你很焦虑,无助;同时老公也让你感到没能支持到你,还一味的站在公婆那边让你很委屈也很愤怒。你很担忧孩子得不到良好的科学的照顾,但又需要去工作,很矛盾,很纠结,不放心。

其实很多的新生宝宝家庭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特别是科学养育与传统养育间的矛盾,还有三代同堂的相处智慧都是需要去学习的。

看的出,你很希望大家都能一起和谐的生活,好好养育孩子,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其实公婆和你的初衷是一样,他们很高兴家里添丁,也从心里爱着这个宝宝;但由于他们和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环境都有很大的差异;和年轻人生活在一起有差异是正常的。

也许可以去和公婆聊聊他们那个年代的养育方式是怎样的,和现在的差异在哪里,哪些是可以借鉴的,哪些是可以改良的,以循环渐进的灌输科学的养育模式,毕竟我们的共同目的都是爱孩子的。
另一方面,慢慢的和先生做一些沟通,让他也能慢慢的加入到育儿中来,毕竟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公婆是帮忙的,给先生灌输这样的理念,这样先生才能慢慢的理解你的想法,他也才能更好的去和父母沟通。

另外在育儿方面,有时候需要一些明确的指示,比如你需要公婆如何配合,在你工作期间,他们需要注意些什么。这些可以很详细的列出来,然后和公婆去沟通,做到耐心与尊重。毕竟要考虑,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忙,你是否能自己全职带孩子?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聊。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