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热线 400-626-0852

EAP热线 0571-28089956

服务时间(早8:00~凌晨1:00)

想请教的一个问题❤️

苦瓜最好吃  

每天用心地感受一个人的心灵都会感受到刚好的充足,想请教在座咨询师一个问题,如每天都用心去感受他人的心灵,会不会感觉负重。

回答
最佳答案
高家玮心理咨询师

当我看到你的提问后也顺便浏览了其他咨询师的回答,忽然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老师的回复后面你都进行了反馈和感谢。

从这些反馈中也看到了你当前的一些状态和心路历程。

首先,这些反馈代表了你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以及自身的修养。有没有从另外一个方面去考虑过?你比较在乎他人的感受,希望老师在进行解答后能够收获感谢和尊重。

这一点是不是和你这个问题的主题是一致的呢?也就是从行为模式上,你有一些过度准备或者叫警惕的成分在?如果深挖下去呢?

我是认知行为疗法取向的咨询师,我们有一个技术叫【箭头向下】,你不妨从自己最担心害怕的问问自己。

【比如“我担心不回复会失礼”】:

——如果真的失礼了会怎么样?

——我就不能体现自己的专业性

——不能体现自己的专业性是什么意思呢?

——我没有用心感受老师们答复背后的含义,无法和咨询师们同频

——做不到和咨询师同频又意味着什么呢?

——我离做咨询师距离还太远

——如果真的现在和成为咨询师距离还很远,你会怎么看待自己呢?

——我之前的学习、努力没有换得期待的结果

——如果真的如此,你觉得自己或者他人会怎么评价你?

——我是个无能的人

<以上是我的代入和模拟,仅作参考,请不要误会>

如果从自己最内心的部分,在【CBT里叫核心信念】,比如刚才的“我是个无能的人”,从这里出发你再去看看原先自己提出的这个问题“担心每天感受别人的心灵会不会负重”,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

或许自己需要一些安全感,或许只是单纯的好奇,或许难以理解咨询师的这份工作,或许在为自己的逃避找一点借口……

我不知道,这些都只是「假设」。如果真的成为一个咨询师,他是需要这些假设的能力的,术语称之为“个案概念化”。先根据最初得到的信息进行概念化,在概念化中,再根据信息拓展和议程进行去完善修正这个概念化。

就好像是画素描一样,最开始是点线结构,慢慢才开始轮廓、细节、光影,形成立体,完成作品。

所以我的解答就到此为止了。不知道你有没有一些体会,假如带着这种工具去“用心感受每一个人的心灵”,是不是就轻松一些了?任何行业工作,即便是再有创意性的设计、艺术,在基础上还是熟能生巧的过程,我不相信有哪个大画家从小不练习就能有成就的。

有时候我们只是缺少一些工具和练习罢了,10000小时定律下,说不定你都不用花力气也能很容易走进对方的心灵中去。当然我们在初期肯定还是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做适当调整。

一个真正喜欢投入且擅长的事业应当是越做能量越高,越做收获越大的事业。如果工作让你感到很累,那一定在哪些方面自己还没做好平衡和调整。

如果觉得自己的力量还不够,或者还需要一些支持,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由专业的老师帮助你。不管过去如何,未来怎样,希望你首先「关注自己的当下」。

就像有句话说的那样“让人疲惫的不是遥远的路,而是我们自己鞋子里边小小的沙粒”。学习与生命一起流动☆。

31个回答
史新慧心理咨询师

你好,用心就感受,确实会很疲惫,所以一般咨询师一天也不适合咨询工作超过4小时,毕竟要使用情感,总是澎湃,谁也难受。但是第二天,就又满血复活了。

苦瓜最好吃普通用户

感谢您的解答。❤️

池璇心理咨询师

能够用心去感觉别人的思维,「构建」与他人心灵的联系。

确实是一个让人感觉到非常满足的事情。

不过如果要问每天都和人进行心灵上的联系是否会觉得累?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因人而异〗的。

因为每个人的精力都是不一样的。面对具体问题时,所需要耗费的心力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最主要的是要「察觉」到自己的「感受」。

【去看自己的状态是否紧绷,是否难受,是否在抗拒】。

如果当有这样问题出现的时候,就是身体在告诉我们,我们累了,需要休息了。

包容这个词不仅仅是要用在他人身上,也要用在我们自己身上。

包容我们的感受,不去「抗拒」任何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顺从自己的身体感受,去调节自己的状态。】

按照自己一定的「频率」去进行工作。就不会那么累了。也能够更好的和他人进行「链接」★。

苦瓜最好吃普通用户

感谢您的解答,很具体、全面。❤️

张俊心理咨询师

亲爱的苦瓜最满足,听你的描述,你觉得对咨询师去链接另一个人的心灵会满足,但要是天天去感受别人的心灵是否会重负的问题感到困惑。其实每个咨询师的能力和感受力是不一样的,但咨询师往往被训练的很有觉察力,当一个咨询师感到疲惫的时候,也是需要休息需要补充的时候。者就是为什么咨询师不能一直工作的原因,他们需要补充被消耗的能量,也需要更多的回归自己。希望我的回答有帮助到你。

陈艳心理咨询师

有时拿起有时放下。
自己爱的人,自然能做到。一般的点头朋友,见面点头打招呼就好。心理咨询师这是工作,工作与人匹配就不会累,这是职业规划的问题。

国东方心理咨询师

您好,感觉您对这方面有很深的思考。这个问题是很有意义的,就是咨询师自身的体验和洞察,深入来访者心灵的一整个活动会不会给咨询师带来负担和压力
我个人的想法是,要看情况。一般来说,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比如说一天,我们所进行的心理咨询活动,控制在一定数额。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精神力,包括体验,感知,洞察,分析,总结的能力,是可以确保的。而如果我们接触的来访者太多,所要处理的信息量过于复杂繁多的情况下,那肯定就会大大降低我们的一个体验与感知能力。
而在这个时候,其实也是不需要惊慌和担心的。因为有很多的心理模型,比如认知模型,情绪模型等,可以做现成的运用与判断,这个时候是可以大大降低我们的工作量的。
所以如果你也想从事心理咨询师行业的话,您可以对这方面多一些思考。作为一种职业性的行为,自身的责任感,自身的思维与动力系统,自身的兴趣爱好,其实是足够承担一定量的心灵深入觉察的。

苦瓜最好吃普通用户

感谢您的认真解答。您解答的正是我需要的,目前的确非常热爱心理学。会出现这一个问题,是因为目前每天与我感受和链接的对方是恋人,加上每天会在学习里去分享给他我的感受,会加上自己以往的成长经历以及目前感受,还有对于许许多多问题的思考,所以很容易出现疲惫期,但是,刚才我想了一下,我们要接纳成长的高原期,更舒适更符合内心和体力的活好当下,就很好。然后关于您对于如果是工作给我的解答,很受用。再次感谢您,祝工作顺利!

宗博文心理咨询师

首先,我理解您的问题是如果一直感受别人的心灵,在乎别人的感受那么你会不会疲惫。我感受的到您是一位心地很善良处处想着为别人着想的来访者,您给人的感觉是不错的,带给别人也是非常好的情绪价值。

但是,您也是个有情绪有七情六欲的人,你的情绪也需要有人来体验来理解,来保护和关怀。如果您一直带给别人好的情绪价值却没有得到别人同样的反馈或者不知道该不该把自己的情绪跟别人说,或者对方没有在乎到你的情绪和情感索求,或者说您一直在付出,那样您是会感到疲惫的。所以建议您适当的考虑自己的感受,放松自己感受自己的情绪和心灵,好好爱自己才可以好好爱别人。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信。

秦继源心理咨询师

首先,您强调“请教在座的咨询师一个问题”,那么从咨询师的角度回答,我在做咨询的时候,去体会来访者内心的感受,目的是为了听出对方的潜意识动机,考虑对方说话内容下面更深层次的含义是什么,如果过多的被来访者同化,就容易卷入产生移情,这种移情是不利于咨询的,它会影响咨询的中立和客观,所以在卷入的同时,还要做好抽离,将一些感情隔离开,从而避免对咨询的影响。
离开咨询室,我就会变成一个和大家一样的老百姓,正常的生活,如果正常生活中还像在咨询室那样,那就太累了,生活应该是惬意轻松的,尽管有的时候能听出别人的言外之意,一般也就一笑而过。
不过如果你能有感受一个人心灵的能力,那也挺好,表明了你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从人格上来看是比较成熟的,也是对社会适应能力有益的。

苦瓜最好吃普通用户

谢谢您的解答,我这边应该是每天感受时长过长,以及客体与我的关系特殊,所以一段时间或者一天的时间过长就会出现高原反应,会慢慢调整。

刘沐心理咨询师

你好。如果你说的“感受一个人的心灵”就是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工作里面的“共情”概念差不多的话,我是这么理解的。

共情本质上不会累,但是长时间进行共情可能会对一个人的情绪和心理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适当的休息和调整。同时,有时候,特别是在处理极端情绪和艰难情况时,共情可能会对人的情绪和身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适当的自我保护。

谢谢你的提问。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苦瓜最好吃普通用户

谢谢您的解答。现在我是这么做的。适当的自我保护,这个您说得很好。❤️

赵海英心理咨询师

你好,看到你的描述,感觉你的感受还是挺敏感的挺好的,

每天用心的地感受一个人的心灵都会感受到刚好的充足,我觉得这对于你来说这就是适合,适合自己的刚好的。具体到会不会负重,因人而异。

谢谢你的提问和信任,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带来帮助!

马萌萌心理咨询师

你好,亲爱的你。
从你的文字来看,你应该是一个特别敏感与温暖的人。
你说用心去感受一个人的心灵会让你觉得充足,那是一种对你来说很满足很舒适的状态对吗?
你询问说如果每天如此,是否会感觉负重?
我个人觉得如果你能从中找到你的快乐,就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这种感受会对自己的情绪造成影响,那么还是建议你量力而行。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苦瓜最好吃普通用户

谢谢解答,现在也是这么做的。❤️

权国心理咨询师

看到您的这个问题,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讨论,还有我们这个职业被看见被关怀的感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提问。下面我想从客体关系、创造体验的角度来回答一下您这个问题。

精神分析学家威尔福雷德·比昂曾定义过——“关系的本质,是谁制造焦虑,谁承接焦虑。”很多来访者,在原生体验种种,他们的养育客体在容纳孩子,化解孩子焦虑的工作上做的欠缺,导致孩子在成长中被焦虑裹挟,没有办法在内心形成稳定的内在客体,也就是说个体没有办法成为一个自行处理焦虑的成年个体。

而来到咨询师这里,咨询师成为了他们的新客体。两个真实的人相遇,在这段关系中,咨询师要恰如其分的看见、接纳、包容和创造新的体验。这需要让咨询师用真实的人格去与来访者互动,去共情来访者。

这个过程,持续的动用心灵的能量,一定是有负重感的。所以每一位合格的咨询师,一定也有着自己的咨询师和督导师,也会通过朋辈的学习和督导来互相“充能”。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群体与来访者群体也都浸润在真实的关系里,也是共同成长的过程,彼此互为珍贵的伙伴。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祝更好的成为自己。

苦瓜最好吃普通用户

感谢您百忙之中给我解答与认真思考➕码字。您感受到的这些全部,我在这几天都在思考与感受,然后就看到了您的解答。谢谢您,一起成长,一起进步。祝工作顺利、身心愉悦!❤️

冯兴慧心理咨询师

亲好!您愿意抛出这样的问题说明您很坦诚且已经有所觉察确实非常好!

老师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去回答了您所提出的问题都确实很有见地且值得学习!

首先感谢您对此平台及老师们的信任和回应!冯兴慧老师完全能够理解您此时的心情和不一样的感受!

是的,虽然您表明了“每天去感受他人的心灵且也感受到了是刚好”的感觉,但还是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您已经出现了心理的负担甚至出现了内心的纠结和不确定的因素,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同和确认,不然您不会抛出这个问题您觉得呢?

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该感受时无条件地去同理共情和用心感受,该放下时确有必要无条件的放下特别是进行角色的抽离和必要的转换,否则就会被卷入甚至完全活在他人的世界里而失去自我!

当然,如果连自己都没有把自己照顾好的情况下,又何以去帮助和感受他人的感受?

毕竟做真实和更好的自己并绽放自己去自助助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呀您觉得呢亲?!不过仅供参考哦!

吴向阳心理咨询师

很高兴能回复您的问题,你说每天用心地感受一个人的心灵都会感受到刚好的充足,我是否可以理解为你是一个敏感且感性的人?我想你应该是一个心思细腻,感情丰富,富有想象力的,乐于助人的人。
每天用心去感受他人,我是否可以理解为,你是善于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喜欢换位思考哪?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认为不是负重,应该是理解,体谅和宽容,那一定是快乐的。
但如果我们对每个人都去感受他的感受,按照别人的想法来左右自己的想法和做事风格,一直活在别人的想法里,去适应他人,讨好他人,那我们就会很累,是一种负重。
从你的描述中,我无法判断你是哪种状态,但我想你应该是前者,因为你感受到了充足,那应该是轻松的,舒展的,快乐的。

黄晓初心理咨询师

你好,你的这个问题,感觉上升了高度,我非常愿意和你分享我的理解。
首先,用心感受他人的心灵这件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是咨询师也未必能百分百的做到。这也是我个人需要不断精进的。当然除了技术层面,我想这更多的一个人的悟性和能量层面的能力。
其次,如果你认为感受到对方的心灵会感到刚好的充足,那可能是你本身灵性比较高,才会有这种体验。如果真有能力做到这点的人,那或许也不会太觉得负重。因为他们有方法可以快速释放掉一些负面东西,又或者,那些负面东西重未困扰过他。
最后,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会疲劳,通常我会静坐来快速让自己调整到好的地方。

如果,身外无一物,又何处惹尘埃呢?一起加油哦

胡子恒心理咨询师

通过你的描述,感觉到你对于他人的感受是敏感的,这是好事能给别人一种善解人意的感觉,不过对于自己的消耗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你感觉每次感受到对方的意思并且对方给你的反馈不错,就会继续给你力量;反之则消耗自己。

当然也跟自己的状态有关,状态好的时候力量充沛,状态不好对方也是能感觉到的,这时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赵海英心理咨询师

你好,很高兴能回复你的问题

看到你的描述,每天用心的感受一个人的心灵都会感受到刚好的充足,那这对于你来说,这个状态正好,不累,还充足。

如果每天都用心的去感受他人的心灵,感觉负重,那就可以不用这么累,适应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谢谢你的问题,希望可以给你带来帮助!

刘莹莹心理咨询师

你的问题是“如果每天都用心去感受他人的心灵,会不会感觉负重”?
我的答案是:心中有爱就不会感到累。如果感到累,我会去觉察,我会坦诚的告诉自己:今天有点累我需要督导,不然我可能不能服务好我的来访者。对自己真诚是一种勇气。
就像壹点灵的服务理念是:温暖而有力的爱着你,妈妈的爱很温暖,爸爸的爱很有力量,需要帮助的人,有的是从小缺妈妈的爱,那么我们需要给他们温暖。有的人是从小缺爸爸的爱,那我们需要给予他们力量。当然也有人是既缺妈妈的爱又缺爸爸的爱,这时候就需要咨询师雌雄同体。
其实大多数人,包括咨询师,原生态家庭都不是那么完美的,因为我们一直很努力,我们希望解脱过去给我们的绑定,给自己松绑,让我们自由,我们很努力,我们没放弃,我们坚持,我们也很想给别人带来更好的仰望,给别人带来更多的力量、支持、温暖、友爱,这就是我们的方向。心中有爱就不会负重。

车媛媛心理咨询师

您好,很高兴能跟您相遇在这里。
从您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您是个很有同理心的人,咨询师每天去感受他人的心灵,除了会吸收负面能量以外,更多的是助人自助,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自己去看开更多的困惑。这是一项双方共同成长的过程,有困难,当然也非常美好。
心中有爱就不会负重。

樊玢心理咨询师

你好,可能对个别的来访会有负重的感觉,咨询中咨询师感受来访情绪感受,理解来访,帮助对方减轻困扰,是很有价值感的事情。

陶锦力心理咨询师

你好,感觉你现在有些迷茫和困惑。对他人的内心做到感同身受,如果对方被大量的负性情绪困扰,用心感受的人,想要为他答疑解惑,是有些费神,但是助人的成就感也会让你感受到快乐。不知道你是什么样的想法呢?

齐卉心理咨询师

您的问题很有趣,您并没有抛出一个自身的困境,反而在想心理咨询师每天用心去感受他人的心灵会不会感觉负重,这让我很好奇,您是出于什么心情和想法问出了这个问题?

【每个人的内在都有自体和客体】。人与人感受的交互,构成了彼此看到的前提,我们通过别人的眼睛看到自己的同时,自己也在做别人的镜子,彼此【相互镜映】来清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心理咨询师首先也是个人。人如果在一段相互看不清的关系,或者【单向付出】的关系中,会感到很疲惫,有时承载了太多他人抛过来的情绪垃圾,也会感到负重,好像自己是一个【情绪垃圾桶】。

心理咨询师与没有接受过心理学教育的人比起来,一个接受过良好培训的心理咨询师会可以把别人说不清的感受【概念化】,当一个情绪被识别出来、被看出从何而来时,来访者会感到如释重负,咨询师有时也会感受到破案的痛快。

有时候我们在倾听他人的时候,也会看到自己身上的问题,这时两个人是互为镜像,助人的同时也完成了自助。

所以每天都用心去感受他人的心灵,会让人有暂时的负重感,但这种感觉可以被化解掉。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张子川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服务者张老师,很高兴能回复您的问题。

作为心理咨询师,倾听和关注他人的心灵是工作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可能会感受到一定的负担。这种情况被称为同理心疲劳或同情心疲劳。长时间关注他人的痛苦和负面情绪可能导致咨询师自身的情绪疲劳,这可能对他们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减轻这种负担,心理咨询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自我关爱:心理咨询师需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和情感需求,确保自己的身心健康。这可能包括保持良好的作息、饮食和锻炼习惯,以及及时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设立边界:建立清晰的工作与生活边界对于避免同理心疲劳至关重要。心理咨询师需要确保自己在工作之外的时间能够从职业角色中抽离出来,专注于个人生活和休闲活动。

寻求支持:心理咨询师需要与同行和亲友建立一个支持网络,以便在感到疲惫和不堪重负时寻求帮助。这可能包括参加同行支持小组、定期与导师或督导进行讨论,或者与亲友分享感受。

提升自我意识:心理咨询师需要认识到自己在关注他人心灵时可能产生的情绪反应。通过定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观察,心理咨询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和限制。

学会放手:心理咨询师需要意识到他们不能完全控制和解决他人的问题。通过接受这一事实并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放手,心理咨询师可以避免因过于关注他人而导致的负担过重。

总之,关注他人的心灵确实可能带来一定的负担。但是,通过采取一定的策略,心理咨询师可以在关注他人心灵的同时保持自身的身心健康。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信。祝成为最好的自己!

孙梦婷心理咨询师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咨询平台心理咨询师孙梦婷,很高兴能为您解答。

每天用心去感受他人的心灵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工作,但也需要心理顾问注意自己的情感和精神健康。如果您不注意自己的情感和充电,长时间高度集中地工作可能会造成疲劳和负担。因此,您需要定期给自己创造休息和放松的时间,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娱乐活动等,以恢复身心能量。此外,与同事或其他咨询师分享经验和感受、接受个人咨询等方式也可以帮助您消化负面情绪和保持良好的状态。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有疑问,可以私信给我。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