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心理服务
平台承诺 免费退改
哥哥在打游戏时,妈妈问他“你之前和什么人在打电话,不要是外面的‘邪教’吧”,哥就暴走了“你为什么总是这么说,我和别人聊天都要向你说吗”妈说“没有,就是听你在和人打电话问一下”哥特别生气,妈一直说“你不要生气,你这样你爸会骂我”直到最后哥忍不了了“我再也不会回来了”妈向哥道歉并且表示你必须原谅我
妈喜欢说这话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而是每次都会说,哪怕表达自己不喜欢她也不会停,喜欢和家人说特别难听的话,家人生气了说下次改却从没改过,妈没读过书
哥27了,之前被人骗了很多钱所以在家住,经常被说,例如“你出去干嘛了,你和谁出去玩了,你和谁打电话,你是不是找了不三不四的工作,你做了什么……”
现在哥打算搬出去自己住,再也不回家了,和妈彻底僵了,但是妈在劝哥“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只是说错话了,你就不能原谅我这一次吗,你怎么总是这样,我都说了我错了还要怎样,你这样家怎么办,你这样你妹怎么办”
我这个做妹的要劝吗
你好,我是心理服务者江元艳。认真的看完你的描述,能感受到你此刻像被夹在火山口的旁观者,一边是哥哥被反复刺痛后的决绝,一边是妈妈用"关心"作荆棘编织的牢笼。这种代际沟通的错位,就像用不同频率的电台对话,彼此都听不清对方的信号。
这场冲突本质是两代人心理防御机制的碰撞:
1. 妈妈因文化水平限制,将控制欲等同于保护欲,用刺探隐私来填补对儿子人生失控的恐惧
2. 哥哥的经济受骗经历使其对"被否定"高度敏感,反复的质疑激活了他的心理创伤
3. 家庭系统失衡:长期缺乏健康的边界意识,导致关心异化为监控,道歉异化为道德绑架
作为妹妹,你常常试图用"关系翻译官"来缓和,之前用的方式、方法似乎不是太理想。
建议你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建立一些缓冲机制,比如:
1.怎样为哥哥和妈妈 【构建情感安全岛】
2.如何帮助妈妈和哥哥 【架设认知桥梁】
3.【建立沟通新范式】 比如制定"沟通公约" 等
4.非常重要的是:你自己需要"情绪防弹衣",区分"妈妈的焦虑"和"我的责任"
要记住,修复关系不是让哥哥妥协或妈妈改变,而是建立让双方都能呼吸的空间。就像两棵共生的树,适当的间距反而能让根系更健康地生长。你不需要成为救世主,只需做传递理解的桥梁。
亲爱的,你提到的家庭矛盾确实很让人揪心。面对这种情况,你作为妹妹可能会感到非常为难。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启发式提问,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思考和处理这个问题。
1. 【理解与共情】
你提到哥哥和妈妈之间的矛盾已经积累很久了,这种反复的冲突确实会让关系变得非常紧张。理解哥哥的愤怒和妈妈的无奈,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2. 【理清几个关系】
你的感受:你在这次冲突中有什么感受?你觉得自己的角色是什么?
哥哥的感受:你觉得哥哥最在意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这么生气?
妈妈的感受:你觉得妈妈为什么总是会说这些话?她是否意识到这些话对哥哥的影响?
家庭关系:你觉得这段关系对整个家庭的影响是什么?你希望家庭关系未来是什么样的?
沟通的可能性:你觉得有没有可能通过沟通来缓解这种矛盾?如果有可能,你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
3. 【行动建议】
倾听和理解:
倾听哥哥: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和哥哥单独聊聊,听听他的感受和想法。表达你的理解和支持,比如:“我理解你很生气,妈妈的话确实让人很难受。”
倾听妈妈:同样,也可以和妈妈聊聊,了解她的想法。比如:“妈妈,我知道你很担心哥哥,但这些话可能会让他更生气。”
尝试沟通:
温和表达:如果觉得合适,可以用温和的方式表达你的感受和想法。比如:“妈妈,我知道你很担心哥哥,但这些话可能会让他更生气,我们可以试着用更温和的方式表达关心。”
提出建议:可以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我们可以一起坐下来,谈谈怎么改善家庭关系,避免这样的冲突。”
设定边界:
尊重哥哥的决定:如果哥哥决定搬出去住,尊重他的决定。你可以表示理解和支持,比如:“哥哥,我理解你的决定,希望你能找到一个让自己舒服的地方。”
保护自己:同时,也要保护自己的情绪,避免被卷入无休止的争吵中。
亲爱的,你已经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意识到家庭矛盾的存在并愿意去改善。请相信,通过耐心和理解,你有能力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每一步,无论多小,都是向前的一步。你并不孤单,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并且通过努力走出了困境。你也可以做到。加油,你可以的!
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有疑问,欢迎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