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恋爱 匿名 06月11日 22:01 IP属地: 广东 怎么说呢,我妈有时会和我说恋爱的事,但是我感觉会很累而且有着强烈抵触感到很恶心,和有攻击性,她一说这个我就情绪崩溃和头痛,然而其实我还是会有希望有人能一直陪着我但是我朋友又特别少,,我可能是想要一个不会烦我和表现需求的“工具人”吧 被浏览165次 回答
谈恋爱是两个人深度链接,当然两个人是否匹配,在开始阶段也是需要识别的,只要你找到“合适的鞋”,你就不会感到这么烦了。至于朋友,也是需要时时联系,建立链接,可以和朋友一起做你们喜欢的事,可以和朋友一起学习。总之,不管朋友还是恋人,都需要主动或者被动地多接触,多联系,多互动,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情感链接,你们之间的情感模式才能形成。
妈妈提到恋爱的问题,你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和头痛恶心的躯体反应,这么强烈的反应提示是否过去在相关问题上有过什么样的经历,让你想到什么?可以在咨询中来深入探索。进行一些疗愈,让自己的内在得到疗愈和发展,收获满意的生活。
你好,看到妈妈和你提起恋爱,你的反应很强烈,这是否和你从前的经历有关呢?比如你和某个女性的相处模式不好,导致你有抵触和攻击性。这些需要去探讨一下。
你对妈妈聊恋爱的反应,像身体在帮你发出的信号——她的关心可能越了界,让你感觉被控制,才会本能抵触到恶心。但你心里又渴望陪伴,这不是“工具人”需求,而是你既怕关系带来压力(像妈妈那样烦你),又怕孤独的矛盾。
其实可以试试和妈妈明确边界:“聊恋爱我会焦虑,咱们换个话题吧”;也别急着否定自己的渴望,或许你需要的是“松弛感关系”——先从允许自己只和朋友做轻松的事开始,比如吃饭、散步,不聊深层话题,慢慢找到“不用伪装、不被催逼”的相处模式。孤独时也记得:你对自己的陪伴很重要。
我妈也是说我没遇到正确的人,问题是我觉得我的能量少得可怜,真的只能维持表面朋友关系,朋友要是和我多频繁相处一点我也会开始烦躁(虽然表面还在笑)但实际已经想发疯逃跑了
您好,我是壹点灵心理倾听师唐思遥。
你的感受是非常真实且值得被认真对待的。这种矛盾心理——既渴望陪伴又抗拒亲密关系带来的压力,其实反映了内心深处的安全感缺失和对人际边界的高度敏感。
当母亲谈论恋爱话题时,你产生的生理性厌恶(头痛/恶心)和情绪崩溃,可能源于几个层面:
1. 被侵入感:长辈的过度关心容易触发边界被侵犯的防御反应,特别是当这个话题勾起你某些隐秘的创伤记忆时
2. 预期性焦虑:你似乎预见到任何亲密关系都必然伴随"被索取"的压力,这种预设会让你提前进入防御状态
3. 自我认同冲突:渴望陪伴的柔软部分与抗拒需求的刚硬部分正在激烈对抗
你描述的"理想工具人"幻想,本质上是在渴望一种零压制的陪伴:既能缓解孤独感,又不必承担情感勒索的风险。这种需求其实指向两个深层诉求:
- 对可控人际关系的安全需求
- 对无条件接纳的渴望
也许可以尝试:
1. 用书面方式告诉母亲:"当您谈论恋爱时,我的身体会产生强烈不适,这和您无关,是我自己的心理机制问题。我需要暂时回避这个话题"
2. 通过宠物/AI聊天机器人/线上兴趣社群等低压力方式,先体验"无责任陪伴"
3. 观察自己在什么情境下会对"被需要感"容忍度较高(比如帮助陌生人时?),这能帮你找到心理舒适区的边界
你这种反应不是"矫情"或"矛盾",而是心理防御机制在尝试保护某些尚未准备好面对的部分。有些孤独感像锋利的剪刀,我们既想用它剪开人际的厚茧,又害怕被它的刃口划伤——这种犹豫恰恰证明你对自我保护的直觉仍然敏锐而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