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详情

欢迎来到壹点灵心理咨询服务平台专业的心理服务·放心的隐私保障

客服热线 400-626-0852

EAP热线 0571-28089956

服务时间(早8:00~凌晨1:00)

短短一年下来一清算,我居然在短短一年多出...

呓条鱼  

短短一年下来一清算,我居然在短短一年多出来12种兴趣爱好,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看来真是初高中被关久了,一出来感觉啥啥都好有意思。

回答
15个回答
暖暖普通用户

哈哈,这真的是个很棒的事情呀!每一种新的兴趣爱好,都是你探索世界的新触角,也是你丰富内心世界的证明。看来,你真的很善于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呢!

但是,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太多的兴趣而感到分散精力,你有过这样的感觉吗?

呓条鱼普通用户

是的,每次遇到考试。我都会因为要备考不得不牺牲自己的时间,平时如果心情不好,还会每天出去徒步,但是我明明有那么多想做的事情,却反而不知道从哪儿开始回到心流的状态了

暖暖普通用户

考试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它好像总是能打破我们的计划,让我们不得不暂时放下手头的事情。不过,你也别太担心,这种情况其实是很常见的。当我们面临多重选择时,很容易就会陷入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取舍。

你说的“心流”状态,是指那种全神贯注、完全沉浸在某个活动中的感觉吧?要找回这种状态,或许你可以先从自己最喜欢的兴趣爱好入手,试着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活动上,享受它带来的乐趣。比如,你可以先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项兴趣爱好,然后为它腾出专门的时间,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另外,你也可以尝试将兴趣爱好与学习任务相结合,这样或许能减轻一些你的压力。比如,如果你喜欢阅读,那么你可以选择一些与考试相关的书籍来读,这样既能满足你的阅读兴趣,又能帮助你备考。

别忘了,生活总是充满了变数,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会在变化中寻找平衡。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处理这个问题。加油哦!

呓条鱼普通用户

明明平时会那么多东西,但是做需要创造的作业的时候又很少会运用。我喜欢用抽象的主题,但是在一堆具象的作业里面我就显得很突兀,如果用我的每一种兴趣爱好往上面堆砌,可能我会得到一个很高的分数吧,但是一想到我想做的主题跟这些兴趣爱好的堆砌明明没有关系我就做不到。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堆砌,所以我不想这样堆砌

暖暖普通用户

能感到你对创作作业有点困惑。你提到的“堆砌”问题,其实很多人在创作时都会遇到。我们有时会为了迎合某种要求或标准,而去做一些并不真心喜欢的尝试。但真正的创作,应该是源于内心的情感和想法,而不是简单地堆砌元素。

你喜欢抽象的主题,这本身就很棒!抽象意味着有更多的解读空间和可能性。或许你可以尝试在作业中融入一些抽象的元素,或者与导师沟通,探讨如何在具象的作业中展现出你独特的视角和思考。

同时,不要过于在意分数的高低。分数只是评价的一种方式,它并不能完全代表你的能力和价值。重要的是,你要保持对创作的热爱和追求,相信自己的才华和潜力。只要你用心去创作,每一幅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不要为了堆砌而堆砌,要为了创作而创作。相信自己,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吧!

呓条鱼普通用户

我不得不在意分数。以前我根本不会关心我的分数,但是现在学校让我们每一次的分数作为专业分流的依据,也就是说,如果我要选喜欢的适合自己的专业,就必须要让自己拿很高的分数。

暖暖普通用户

了解你的压力来源了,专业分流的重要依据确实是每次的分数,它现在关乎着你未来几年的学习环境,压力确实很大。但是另一方面,你有没有觉得,这种压力也许能转化为动力呢?试着调整一下心态,把每次的作业都当作是展示自己才华和兴趣的舞台,或许你会有新的发现。而且,你可以尝试与老师和同学多沟通,了解他们的期望和建议,这样也能更好地满足作业的要求,同时又不失自己的风格,拿到高的分数。记住,无论结果如何,都请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呓条鱼普通用户

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他们毕竟是别人,一般不理解我,跟他们交流只会让我徒增压力,当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必须要按老师的要求修改我的作业才能拿高分的时候,我就再也没找过老师了。我知道分数更重要的,但是一想到自己要改自己的创意,我就会逃避这些问题,甚至在做作业的时候把自己封闭起来,期间会无差别驱赶任何一个靠近我的室友

暖暖普通用户

听起来,你在创作和自我表达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扰。你希望保持自己的创意和风格,但现实是,为了分数,你可能需要迎合老师和课程的要求。这确实是个两难的选择。

但请记住,与他人沟通并不总是为了得到理解,有时也是为了找到新的视角和方法。老师的要求可能并不代表他们不理解你,而是教育体制和标准的一种反映。

关于你在做作业时封闭自己,甚至驱赶室友的行为,可能是因为你在这个过程中感到极大的压力焦虑。这种行为虽然能暂时让你集中注意力,但长期这样可能对你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建议你尝试找到一种平衡,既能保持自己的创意,又能满足课程要求。也许你可以尝试在作业中加入一些自己的元素,同时确保满足基本的评分标准。

此外,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面对这种情况,你可以尝试与老师沟通,了解他们的期望,看看是否有一种方式既能保持你的创意,又能得到理想的分数。

同时,不要忘了寻求同学、朋友或家人的支持。他们可能不能完全理解你的压力,但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可能会帮助你更好地应对这个挑战。

呓条鱼普通用户

只是会让她们离我远一点而已。我也有跟她们解释过,我做事情的时候不喜欢有人在旁边,她们大多数时候会理解我的,但是偶尔会想控制不住来找我玩或者聊天什么的

暖暖普通用户

能感觉到你其实挺珍惜和室友之间的关系的,虽然你在做作业的时候希望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但平时应该也是个好相处,能给人带来情绪价值的人,所以室友遇到好事的时候才会想和你一起分享。或许可以试着在合适的场合提醒她们,你在做作业的时候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这样她们也会更加理解你的需求,同时,在作业完成之后,也可以主动和她们分享你的感受和成果,这样有助于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友谊。

呓条鱼普通用户

所以问题就是在这里,偶尔一两次可能既能又能满足课程和自己的要求,但是自己的那一部分总是不入流的,很多时候虽然能满足作业的硬性要求,但总是在效果上被扣很多分,因为抽象的作品不总是“好看”和“华丽”的,有时候没办法一下子看懂,但是老师打分也就那么几秒就要确定大概分数,这就是我没有优势的原因。当课程要求与我的要求发生碰撞必须保留一个的时候,我一般会选后者,之所以没办法保留前者是因为我感到有一股阻力,我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

暖暖普通用户

我完全能理解你的困扰。在艺术创作上,有时候“好看”和“华丽”并不是我们追求的全部,甚至可能不是我们真正想表达的。但现实是,老师或者评委在打分时,往往受到时间和个人喜好的限制,这确实会让一些深刻但抽象的作品被低估。

你提到的“一股阻力”,可能源于对自我表达和外界认可之间的矛盾。我们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理解和欣赏,但当外界的评价标准与我们的创作理念不符时,我们就会感到困惑和挣扎。

我建议你,首先,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是非常重要的。艺术是表达自我和寻找共鸣的方式,不应该为了迎合他人而牺牲自己的真实感受。同时,你也可以尝试在创作中加入一些更易于被大众理解和接受的元素,这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风格,而是寻找一种更广泛的沟通方式。

另外,与老师或评委沟通你的创作理念和背后的故事也是很重要的。让他们了解你的思考过程和创作意图,这样他们在评价你的作品时,可能会更加全面和深入。当然,这需要你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去表达自己。

最后,记住,艺术创作是一个需要时间和实践去磨砺的过程。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坚持下去,相信总有一天,你的作品会被更多人看到和欣赏。

呓条鱼普通用户

我有选那种每个人小时候都见过的元素,他们也都能“看懂”。就是因为我做的太“简单”了,所以他们的快系统就会直接下一个结论:敷衍

暖暖普通用户

这听上去像是一个有趣的挑战。你选择的元素是大家熟悉的,这很好,因为它能迅速引起人们的共鸣。然而,正因为它们简单且为人们所熟知,所以很容易被快速判断,甚至可能被误解为“敷衍”。

但你要知道,“简单”并不等同于“敷衍”。有时候,最深刻的真理就隐藏在最简单的事物之中。或许你可以尝试在作品中加入一些层次或深度,让人们在欣赏时能够感受到更多的内涵和意义。

另外,你也可以尝试与观众进行更多的沟通和解释,让他们了解你的创作理念和背后的思考过程。这样有助于打破他们可能存在的误解和偏见,让他们更加全面地理解你的作品。

最重要的是,你要相信自己的创作才华和独特视角。不要因为他人的快速判断而否定自己的价值。继续坚持自己的风格,不断探索和创新,相信总有一天,你的作品会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赞赏。

心理咨询案例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